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4篇
系统科学   28篇
丛书文集   88篇
教育与普及   1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273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发展了一种机上快速活化分子筛色谱柱的方法。活化温度300~320℃,全部活化时间只需要3h,为常规活化方法的三分之一,活化效果优于现有方法。该方法用于探井井口气分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2.
从岩心观察入手,综合运用地质、测井曲线及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成果,详细研究了飞雁滩油气田明下三段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平面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飞雁滩油气田明下三段属曲流河沉积,可细分为河道、河道边缘、废弃河道和洪泛平原四个亚相。其中.主要发育废弃河道和洪泛平原两个亚相。这两个亚相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废弃河道、废弃河道边缘、河漫滩地和河漫洼地四个微相,由构造特征及少量的试气资料分析发现,天然气主要分布于废弃河道微相中,其次是废弃河道边缘微相和河漫滩地微相,河道边缘亚相是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43.
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的网络模型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网络模型研究了储层特性(孔隙半径、连通性、均质性和润湿性)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含量及微观分布形态的影响.在模型中考虑了聚合物的非线性粘性、吸附和捕集等特性.将微观剩余油分为孤立状、条带状和网络状3种不同的分布形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孔隙半径的增大,孤立状剩余油增多,网络状剩余油减少.随着连通性的增强,孤立状剩余油增多,其他两种形式剩余油变化趋势复杂多样.储层均质性对孤立状和网络状剩余油的影响均比较明显.在3种影响因素下,网络状剩余油所占比例明显大于孤立状和条带状.随着储层润湿性的增强,剩余油饱和度降低的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44.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聚合物驱和聚合物驱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聚合物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深部调剖、高效洗油3项提高采收率技术.地层残留聚合物的再利用技术由絮凝技术和固定技术组成,利用地层残留聚合物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深部调剖技术对残留聚合物再利用后的地层进行补充调剖,进一步提高水驱的波及系数;高效洗油技术既弥补了聚合物驱机理的不足,也弥补了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所损失的那部分波及系数.地层残留聚合物再利用的矿场试验效果证实了该技术对注聚油田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加压条件下两段法天然气催化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α-Al2O3为载体,在加压条件下,采用初湿浸渍法制备了镧助Ni/α-Al2O3部分氧化-重整催化剂和负载型钙钛矿型LCFM/α-Al2O3燃烧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CH4与氧配比等因素对两段法甲烷催化氧化制合成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段法催化氧化制合成气工艺中采用LCFM/α-Al2O3燃烧催化剂和镧助Ni/α-Al2O3部分氧化/重整催化剂,能够消除反应热点,降低反应的危险性。当温度为1000℃及体系压力为2MPa时,甲烷转化率约为85%,CO和H2的选择性接近90%,与热力学平衡值十分接近;增加原料气中的氧含量,可以提高甲烷的转化率,但CO和H2选择性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46.
西安地热田伴生富氦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查明西安地热流体中气体的基本组成和特征,探讨其理论和经济意义。方法 利用简易气水分离器从地热井井口采集气体样品,用气相色谱仪及质谱计进行分析。结合西安地热田的地热地质背景,对分析结果做出解释。结果 西安地热流体主要组分为N2,其次为CO2,总烃<20%,并以CH4为主。其中发现明显超过工业指标浓度(0.1%)的稀有气体He,含量多在0.8~1.2%之间,最高达1.51%,最低0.203%,平均为0.94%。结论 ①西安地热田地热流体中的天然气富He,其浓度明显超过工业指标,具一定开发前景;②该天然气为地壳来源的无机成因气和有机成因生物裂解气的混合气体;③西安地热田具有形成独立气藏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47.
牛皮蝇驱避剂的固化及其挂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牛皮蝇驱避剂(SM2H)辅以固化材料混合成型,制成牛皮蝇缓释驱避块,这样即延长驱避药物的有效使用期,又使其成型,方便更换、回收和处理,制作一款可将牛皮蝇缓释驱避块按放在其中并可佩带在牛体上的挂饰,如牛项圈、牛耳环等,在夏季将其佩带在牛体上,让药力缓慢释放达3-4个月,其散发的气味能驱赶牛皮蝇离开牛体,从而阻断牛皮蝇在牛体上产卵,破坏其生活史,达到防治牛皮蝇蛆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8.
分子沉积膜驱剂对油藏矿物润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分子沉积膜驱油 (简称MD膜驱油 )是一种新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为考察MD膜驱剂吸附对不同性质的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利用Washburn法分别研究了水和正庚烷在这些矿物上的润湿性变化 .结果表明 ,具有强亲水活性中心的表面吸附MD膜驱剂后 ,亲水性会减弱 ;亲水性较弱的表面吸附MD膜驱剂后 ,水润湿性变化不大 ;中间润湿性的表面吸附MD膜驱剂后 ,水润湿性增强 .MD膜驱剂处理前后不同矿物表面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变化幅度不尽一致 ,说明研究油藏矿物表面MD膜润湿性时需同时考察亲水性和亲油性 .  相似文献   
49.
虞震东 《自然杂志》2004,26(4):215-219
本文提出了大地震成因的"电离层 地下核燃烧"假说.从大地震根源开始,到大地震发生共包括15个环节,比较具体地解释了大地震的发生机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火山和大地震同一成因说,顺便解释了火山爆发的成因这一科学难题;提出了地下自动冶金说;提出了石油天然气地下化学反应自动生成说,并据此提出了寻找油气田的新的指导原则;提出了行星有可能自动爆炸毁灭说.本假说也使与板块构造有关的三个假说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50.
耿建华  宋海斌 《科学》2004,56(4):15-18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混合后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气体饱和度、水的盐度和pH值等条件下形成的冰状或雪花状的结晶化合物。组成天然气的成分有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同系列烃类化合物或这些烃类化合物的混合物,还包括部分二氧化碳(CO2)、溴气(Br2)、二氧化硫(SO2)、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