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调控橡胶树橡胶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及其对橡胶树胶乳性质和胶乳产量的影响.项目组按计划完成了研究工作,于2006年7月通过验收,项目结题评价报告编号为"国科金计函[2006]59号".  相似文献   
42.
针对突出煤层碎煤多、煤层软的特点,提出通过压注固化液的方式加固煤体、封堵瓦斯解析通道以减少或消除突出.以水泥和聚合物乳液复配成复合浆液,突破了已有煤体注浆材料的局限.通过实验室实验,对复合浆液的材料配比和固结体的力学强度、干缩性、密实性、保水性和黏度进行测试.选择实验效果最佳的配比进行煤粒加固,经测试,凝聚的煤粒具有良好的强度、加固效果明显.这种复合浆液用于煤体加固,具有黏结性能好、加固能力强、材料成本低和无污染等特点.  相似文献   
43.
研究经钛酸酯偶联剂NDZ101表面改性的碳酸钙晶须对于天然胶乳胶膜的补强作用。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碳酸钙晶须与天然橡胶界面结合作用增强;与纯胶胶膜相比,改性碳酸钙晶须/天然胶乳复合胶膜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改性碳酸钙晶须用量为3%时,复合胶膜综合力学性能最佳:300%定伸应力、5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33.6%、121.1%、35.8%、34.1%和15.93%。  相似文献   
44.
采用HCOOH/H2O2体系对天然橡胶胶乳进行环氧化,并将其用Na HSO3开环后制备天然橡胶离聚体。将制备的环氧化天然橡胶与天然橡胶离聚体按不同比例进行共混,复合制备INR/ENR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探讨环氧化天然橡胶/天然橡胶离聚体不同共混配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微结构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由IR、DSC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5.
采用氧化镧掺杂氧化锌代替普通氧化锌对天然胶乳进行预硫化,通过测定天然胶乳硫化程度以及硫化胶膜交联密度、溶胀指数、力学性能等,探讨氧化镧掺杂氧化锌对天然胶乳预硫化工艺和硫化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相同份数掺杂氧化锌取代普通氧化锌,能明显加快天然胶乳硫化反应速率,提高硫化胶膜的溶胀指数、交联密度和拉伸强度。在硫黄和促进剂用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0.2份掺杂氧化锌代替0.5份普通氧化锌,硫化胶膜溶胀指数和交联密度略有下降,但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6.
采用溶菌酶和碱性蛋白酶凝固天然胶乳,考察了凝固方法对天然橡胶硫化特性、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菌酶和碱性蛋白酶均能使新鲜天然胶乳顺利凝固。采用溶菌酶凝固新鲜天然胶乳,得到的天然橡胶蛋白质含量较高,硫化速率较慢,硫化胶具有较高的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以及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压缩生热。而采用碱性蛋白酶处理新鲜胶乳,部分蛋白质被水解,导致天然橡胶中蛋白质含量下降,硫化速率加快,硫化胶具有较低的交联密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7.
针对在制备的LIPN PS/PBA的两网络中因含有热交联的活性官能团—CH_2OH基和—COOH基,而在成膜过程中加热交联,使体系的交联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主要考察了NMA不同加入方式和用量对体系tgδ的影响。结果表明:NMA用在网络Ⅱ时,随着NMA质量分数的增加,tgδ值逐渐增大;NMA用在网络Ⅰ时对tgδ的影响比较复杂。总的来说,NMA的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NMA用在网络Ⅱ时对tgδ的影响明显大于用在网络Ⅰ时的影响,当其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NMA两种不同的加入方式对tgδ的影响变得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8.
氟树脂/聚丙烯酸酯胶乳型互穿网络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位聚合和互穿网络的方法,以氟树脂乳液作种子乳液,氟碳乳剂和碳氢乳化剂为复配乳化剂。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和氟树脂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所合成的乳液稳定性良好。通过对聚合物的微观形态、动态机械力学性能和接触角的分析,表明用此方法乳液聚合,可以较好地改善两种树脂的相容性,聚合物的表面能有了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49.
血清D—二聚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胶乳凝集半定量数值换算法对310例有关疾病患者进行了血清D-二聚体的检测分析。以其检出灵敏度<025mg/L为正常阴性(≈0125mg/L)所见,则肝硬化(143mg/L)、肝癌(130mg/L)、心肌梗塞(213mg/L)、脑梗塞(253mg/L)、脑血栓(191mg/L)、恶性肿瘤(22mg/L)、新生儿黄疸(338mg/L)、脑出血(134mg/L)均明显升高;其次为急性肝炎(039mg/L)、脑动脉硬化(034mg/L)、外伤和外科术后(084mg/L)等也有不同程度并具有不同意义的升高。所有检测阳性或其阳性强度都与机体是否存有能激活外源或(和)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0.
用批量法合成了聚苯乙烯(PS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丙烯酸丁酯(PBA)均聚乳液,以及P(BA-St)和P(BA-MMA)共聚乳液.实验发现极性相近的PBA和PMMA乳液可以很好地混合,而极性相差较大的PBA和PSt乳液则必须在PSt乳液中补加乳化剂后方能混合均匀.对乳液最低成膜温度(MFT)、胶膜硬度及耐水性的研究表明:质量比为11的PBA/PMMA共混胶膜和P(BA-MMA)共聚胶膜的连续相组成相近;而对于同样组成的PBA/PSt共混胶膜,分散在连续相中的PSt所占比例明显高于P(BA-St)共聚胶膜;PBA/PSt共混胶乳的使用性能不仅取决于其组成,还取决于成膜温度和使用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