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70篇
教育与普及   1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0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7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通过组合机载激光雷达(airborne laser scanning, ALS)数据和Sentinel-2A数据提取特征变量,探讨估算天然次生林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 AGB)最佳的变量组合方式和估算方法。【方法】以2015年ALS数据、2016年Sentinel-2A数据和黑龙江帽儿山林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为数据源,通过ALS数据提取高度特征变量(all the LiDAR variables, 记为AL),Sentinel-2A数据提取若干植被指数变量(all the optical variables, 记为AO),然后将光学-ALS结合变量(combined optical and LiDAR index, COLI,记为ICOL)结合成为新的变量 I CO L 1 I CO L 2 ,以6组特征变量组合方式(AO+AL I CO L 1 I CO L 2 I CO L 1 +AO+AL I CO L 2 +AO+AL I CO L 1 + I CO L 2 +AO+AL)作为输入变量,分别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stepwis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MLR)、K-最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和堆叠稀疏自编码器(stack sparse auto-encoder,SSAE)共5种方法构建了天然次生林AGB估算模型,探讨ICOLs变量以及不同模型对生物量估测精度的影响。【结果】结合变量ICOLs对于森林AGB的估算十分有效,加入ICOLs变量能够很大提高森林AGB模型的估算精度;与其他4种模型相比,无论使用哪些变量作为输入数据,SSAE模型的精度最高;当使用SSAE模型,以光学和ALS变量组合 ( I CO L 1 + I CO L 2 +AO+AL)作为输入特征变量时,模型的准确性最高:R2=0.83,均方根误差为11.06 t/h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8.23%。【结论】结合变量COLIs能够有效地提高天然次生林AGB的估算精度,而且深度学习模型(SSAE)在估算天然次生林AGB方面优于其他预测模型。总体而言,利用ALS和Sentinel-2A数据组合变量的SSAE模型可以较准确地估算森林AGB,为天然次生林地上生物量的估算和碳储量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2.
【目的】应用不同数据源分析不同林冠层中探测提取树高的异同,探索适用于中国北方天然次生林树高估测的方法。【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中林施业区0.25 hm2样地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unmanned aerial vehicle laser scanning, ULS)、地基激光雷达(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TLS)和Vertex IV超声测高仪实测单木树高,根据冠层高度分布(canopy height distribution, CHD)对林冠层进行分层,对不同林冠层(上层和下层)、不同树木类型(针叶树和阔叶树)探测提取的树高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由CHD计算得到的冠层分层阈值为8.5 m。树高的离群值大多产生在林冠上层,阔叶树比针叶树更容易产生离群值,ULS比TLS更容易产生离群值。在林冠上层,ULS比TLS估测树高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低2.56%,ULS提取针叶树树高的rRMSE比阔叶树低2.68%;在林冠下层,ULS仅能探测到少量树木,ULS比TLS探测提取树高的 rRMSE高6.31%,TLS提取针叶树树高的rRMSE比阔叶树低1.16%。【结论】针叶树的树高估测精度普遍高于阔叶树;当TLS和ULS均能对单木进行完全扫描时,具有准确提取树高的潜力;树高离群值多由冠型不规则或相互交叉的阔叶树产生,而大部分针叶树,由于具有规则的冠型,所以产生的离群值较少;基于CHD对林冠层进行划分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数据源估测树高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3.
以广州市为数不多的天然红树林湿地之一,南沙开发区内珠江火电厂下游珠江狮子洋河段西南岸以及槽船村内河道水闸下游两个区域的天然红树林湿地沿途的溶解性磷酸盐含量变化的实测数据为依据,研究天然红树林湿地对磷的净化作用。河道内红树林不同覆盖宽度区之间和不同河道之间溶解性磷酸盐含量的对比分析显示红树林湿地对水体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河岸红树林湿地的过滤作用的大小与河岸红树林占据河道面积的大小有关,同等河宽条件下,红树林植物覆盖宽度越大其净化能力越大。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非天然地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台网工作人员迫切需要对责任区内非天然地震多发区域、波形特征、频谱特征等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图谱以作为工作参照。本研究选取并重新校正了2010年1月—2020年10月记录的甘肃省行政区划内ML≥2.0的非天然地震事件共387例,发现甘肃省内存在白银区、金川区、红古区、华亭市、肃南县、永登县6个非天然地震多发区域。经过对各地非天然地震的波形特征、记录特征和傅立叶频谱特征进行分析,不同发震地点的非天然地震因为其震动类型、震源深度和地层结构的不同,波形和傅立叶频谱存在明显差异,震源深度、地层介质和震动类别决定了非天然地震的波形特征和频谱特性。  相似文献   
95.
针对当前的天然裂缝宽度预测模型没有考虑裂缝在缝内流动净压力作用下变形的问题,开展了可变形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研究。首先,根据天然裂缝的变形控制方程和缝内流动净压力方程建立流-固耦合漏失动力学模型,得到漏失速率和漏失前端侵入速度的控制方程;然后,运用自适应搜索法求取天然裂缝等效平均宽度,结合体积等效原则求得天然裂缝初始宽度,联合初始宽度和漏失速率的几何控制方程建立天然裂缝形态系数的求解方法;最后,基于漏失前端侵入速度的几何控制方程进行天然裂缝形态约束求解得到法向刚度,进而得到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建立的可变形天然裂缝动态宽度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经验证其计算结果与现场测量数据吻合较好,仅需钻井液性能、井漏现场测量的漏失速率序列及漏失体积序列,就能进行天然裂缝动态宽度预测,便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96.
腐植酸负载钯催化剂对Heck反应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腐植酸负载钯催化剂对碘苯、溴苯及其芳基卤衍生物与丙烯酸的Heck芳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在氮气保护下,讨论了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碱和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溴苯与丙烯酸的反应为例,催化剂在130℃反应12 h,三丁胺作为碱,催化剂用量为0.44 mol%的钯含量,四丁基溴化铵作为溶剂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对碘苯及溴苯的衍生物与丙烯酸的反应也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7.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林分直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宝天曼天然次生林32块样地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别以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Beta分布,Gamma分布拟合及预测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10种主要乔木树种直径分布,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适合于拟合及预测该林分直径结构的分布.同时应用三种直径分布特征数对直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eta分布与Weibull分布均可以较好地描述宝天曼天然次生林主要乔木树种的直径分布;大多数树种偏度为偏左,峰度值为正.  相似文献   
98.
为治疗化疗后的口腔黏膜炎,以敬钊缨毛蛛的天然蛛丝作为成膜材料制备载药膜剂,并对膜剂特性进行表征。采用溶剂浇铸法制备出蛛丝蛋白膜,通过水接触角实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镜评价膜剂的结构特征,探讨了膜剂的降解性。本试验所制备膜剂表征实验证明药物成功载入膜中,降解实验表明膜剂在人工唾液中7 d内的降解失重率仅5%,在人工胃液中72 h降解失重率达到65%以上。以天然蛛丝-六氟异丙醇溶液为成膜液,采用溶剂浇铸法可成功制备出载有肌苷药物的口腔膜剂。  相似文献   
99.
5-氟尿嘧啶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最有效抗肿瘤药物之一,为了克服其毒副作用较大的缺点,将5-FU连接在天然高分子、化学合成高分子和微生物产生的高分子载体上,制成前药,并进行抗癌活性、缓释性、靶向性研究已成为药物传输、载运和释放研究领域最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0.
雨水的γ辐射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仁昌 《自然杂志》2001,23(4):203-206
本文主要对由降雨引起的地面γ辐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降雨会引起地面γ辐射的显著增加,在降雨过程中,其总增加率约为33.6%,雨停的后约3h,地面γ辐射恢复正常,对降水的取样测量结果表明,雨水本身的γ照射量率是变化的,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本文还探讨了降雨的短期γ辐射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