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4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0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嗅神经鞘细胞移植恢复大鼠损伤脊髓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嗅神经鞘细胞移植恢复大鼠损伤脊髓的功能 ,将成年大鼠分为脊髓半切洞损伤组 (A组 )和脊髓半切洞损伤 嗅神经鞘细胞移植组 (B)组 ,手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 (CBS)感觉诱发电位 (SEP)和运动诱发电位 (MEP)检查 ,测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2组CBS得分 ,A组 >B组 ,SEP和MEP潜峰时均A组 >B组 ,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表明移植嗅神经鞘细胞能恢复损伤脊髓的功能  相似文献   
42.
用Langendoeff法灌流雄性Wistar大鼠心脏,平衡10min,于再灌3min内每隔15sec收集一次冠脉流份,连续检测冠脉流份中CK、LDH以及GOT的活性(U/L),比较它们释放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再灌3min内,3种酶都呈双相释放。第1峰出现在再灌15sec,酶活性为对照值的5-9倍,它主要反映缺灌损伤,再灌90-120sec又出现第Ⅱ峰,主要代表再灌损伤。无论是再灌3min内酶释  相似文献   
43.
"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普遍应用的大鼠肾性高血压模型的系统方法。为开展高血压的实验研究,建立大鼠肾性高血压实验模型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丝线和针灸针缩窄方法代替银夹。结果高血压成功率达86%,术后两周血压明显增高。结论此模型可以在一般的实验室条件下建立并有较高的成功率,符合高血压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4.
泽泻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化学方法提取泽泻的有效成份三萜类化合物(泽泻醇A、泽泻醇B、乙酸泽泻醇A酯、乙酸泽泻醇B酯),它具有利尿、消尿蛋白的功能,加入大黄,附子等药物,可用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45.
利用肾上腺素(浓度0.1%,0.15ml/只)促成急性血瘀模型,分别用川芎、丹参两味中药预防性治疗,观察大鼠的体外血栓、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小板聚集性的变化,探讨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味中药对大鼠血瘀模型的体外血栓、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血小板聚集性未见有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表达酪氨酸羟化酶,为帕金森病细胞移植替代治疗提供特异性分化的细胞.方法:在无菌条件下从SD大鼠的股骨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3代后,用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抗坏血酸诱导MSCs 表达酪氨酸羟化酶.在镜下,观察MSCs 在诱导前后的形态变化;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结果:MSCs经诱导分化后,胞体逐渐变圆,并伸出神经轴突、树突样突起;免疫荧光化学表明细胞酪氨酸羟化酶染色呈强阳性反应.结论: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能被定向诱导表达酪氨酸羟化酶,有可能为帕金森病治疗提供特异性分化的细胞.  相似文献   
47.
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红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的运动能力、抗氧化酶SOD的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Na -K -ATP酶和Ca2 -ATP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大组,即对照组(C组,20只)、小负荷游泳训练组(L组,20只)、大负荷游泳训练组(H组,20只),测试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红细胞膜抗氧化能力和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小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安静时红细胞膜上MDA含量,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大负荷的训练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力竭运动后小负荷训练组红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增加,大负荷训练组Na -K -ATP酶活性下降;力竭运动后即刻各组RBCM上Ca2 -ATP酶活性都有下降,安静时小负荷的运动训练组Ca2 -ATP酶活性提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大负荷的运动训练使Ca2 -ATP酶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小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而大负荷的训练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适宜负荷的运动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安静时酶的活性,而且可以提高酶活性的储备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及抵抗力竭运动对机体造成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48.
寒热证大鼠舌体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雌性SPF级Wistar大鼠进行寒热证造模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寒热证大鼠的舌体表面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寒证组大鼠舌体表面丝状乳头密度较低、角质化程度较低,蕈状乳头角质化程度也较低;热证组大鼠舌体表面丝状乳头密度较高、角质化程度高,蕈状乳头角质化程度也较高.寒证大鼠舌质较光滑、舌苔较薄及热证大鼠舌质粗糙、舌苔较厚的实验结果与中医对寒热证舌象的描述一致.  相似文献   
49.
目的:用DENA为诱变剂,建立不同时期SD大鼠肝癌动物模型,系统的观察肝癌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Cu,Zn,Fe,Ca,Mg含量的变化.方法:DENA连续灌胃至11周,分别在14 d、28 d、56 d、77 d采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Cu,Zn,Fe,Ca,Mg 5种元素含量,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在诱癌第14 d,实验组血清F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8 d差异极显著(P<0.01);而血清Zn含量在第28 d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元素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无差异.第56 d和第77 d实验组血清Fe、Zn含量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56 d之后实验组血清Cu、Ca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诱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Mg含量结果无差异.结论:从14 d到77 d,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Cu,Ca含量逐渐升高,而Zn含量逐渐降低,Fe含量先升高后降低,Mg含量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0.
为建立大鼠模拟运输应激模型,将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10),其中实验组大鼠用TS-Ι型脱色摇床进行模拟运输应激实验.大鼠经100min(160rpm/min)摇摆后立即断头采血,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断头采血,分析两组血清中葡萄糖浓度、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血清中葡萄糖浓度、CK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LD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100min(160rpm/min)的摇床摇摆能显著影响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大鼠已产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