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76篇
教育与普及   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9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57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扎龙湿地生态需水分析及补水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充足的生态用水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主要因素,生态需水计算研究也是对湿地进行补水的前提和依据.结合湿地水的消耗主要是蒸发和渗漏以及工农业用水,提出在不考虑周边地区城市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情况下,只需计算湿地蒸散发量和渗透量,就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补水量下限的问题.通过相关方法计算出扎龙湿地每年平均适宜生态需水量约为15.4亿m3,其中蒸散发量约为12.0亿m3,渗漏量为3.4亿m3,考虑到区域内天然降水量为6.6亿m3,得出每年需向扎龙湿地补水至少8.8亿m3才能维持湿地需水量.同时提出有效解决降水量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问题,雨量大的季节,可考虑少补或不补水;对阻挡水流进入湿地的不合理水利工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除;适当减少区内工农业用水,防止用水浪费现象发生;在上游支流修建系列水利工程,拦蓄汛期洪水,在枯水期开闸向扎龙干流补水,实现洪水资源化;采取扎龙湿地水资源敞开式向封闭式管理的转变,以工程手段促进扎龙湿地水源的优化配置等一系列湿地补水措施.  相似文献   
972.
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奔 《科技资讯》2006,(22):155-15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正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它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尤其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市的废水处理,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立足对人工湿地特点的概括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73.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白鹤迁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1986-2002年扎龙湿地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春季白鹤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区域气候干旱化背景下,流域中上游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型工程建设等影响使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鸟类栖息繁殖的生境遭到破坏.近17年来,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1.33 km2,芦苇沼泽和明水沼泽面积分别下降6.14 km2和6.27 km2,湿地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了771.1 m.沼泽斑块数量增加,平均规模缩小,大块沼泽湿地不断被蚕食,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增大.保护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珍稀水禽的栖息空间萎缩,取食条件变差,在扎龙湿地停歇的白鹤数量减少,停留时间缩短.1998年嫩江流域大洪水过后,连续3年严重干旱,2002年白鹤的数量锐减到仅126只.2002年以来大规模的生态补水使扎龙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一定恢复,迁徙停歇的白鹤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分布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974.
介绍2006年7月27日~8月6日对神农架3条河流、2个湿地中的水质分析结果,并参照国家标准,得出了除总磷部分超标以外,其余水体大部分指标符合I类水质标准。分析结果表明,水电站对河流生境破坏程度很大,造成下游削减断面或坝下总磷、COD增大,富营养化趋势加大;梯级开发水电站影响更严重;湿地水质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975.
TWINSPAN算法的实现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态学植被数量分类方法(TWINSPAN)的算法软件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作了算法改进和程序实现,并介绍了其改进后在内蒙古湿地生态系统状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应用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6.
我国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它不仅为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经济效益。所谓湿地,是指水位在大部分时间接近或超过土壤表面,水体流动或静止,适宜生物生存,具有较强生态调控功能的区域。主要包括天然或者人工的各种类型的湖泊、水库、沼泽、滩涂、塘、湿草甸等。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7.
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煤矿废水的机理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酸性煤矿废水的形成及水质特点,阐述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机理,提出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酸性煤矿废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8.
高策  刘鹤云  孟昭星 《科技信息》2007,(36):161-161,176
构建人工湿地,提高城市绿色空间面积,调节城市的微环境,以及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建造湿地生态景观系统,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急待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沈阳建筑大学人工生态湿地的规划方案,运用城市规划学原理、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对人工湿地的规划进行研究,总结出人工湿地构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79.
As the loss of wild lands to satisfy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recent decades, using ecosystem valuation to estimate the total economic value (TEV) of an ecosystem has become popular.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ecosystem valua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of ecosystems, and bring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nto the traditional cost-benefit analyses of land use strategy. Some studies have illustrated that in remote areas, wilderness can produce more value if it is conserved, rather than converted to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or industrial uses. The same situation does not seem to exist in vigorous economic regions. Thus,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Jiuduansha Wetland in Shanghai using three approaches: the direct market valuation, the replacement valuation and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The net present TEVs of three land use scenarios over one hundred year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simply based on ecosystem valu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scenarios of "conservation" and "selective use", "partial conversion into terrene (dry land)" of Jiuduansha might be the optimal scenario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in Shanghai. Land price wa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is situation is likely due to the scarcity of land available for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Thus, we speculated that the fate of the wilderness to "be destroyed" in vigorous economic regions could not be changed simply based on ecosystem valuation. However, the variety of interest by local residents in wilderness might enhance the TEVs of scenarios such as "conservation" and "selective use", and affect the valuation results. Since some important benefits of natural ecosystems remain unknown and others are underestimated, we suggested that any land use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Jiuduansha Wetland should be conservative and cautious as converting wetlands into terrene is an irreversible process.  相似文献   
980.
通过比较辽河口湿地天然芦苇沼泽地、人工栽植芦苇斑块及无芦苇生长光滩地3种不同生境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探讨了退化芦苇湿地修复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光滩区相比,植物修复后芦苇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有所改善,微生物数量随之增加,且表现出细菌占绝对优势,同时微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但与天然芦苇沼泽地相比,土壤养分(有机质、总氮、总磷)仍不足,湿地微生物的数量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DGGE解析表明,3种生境土壤中多为不可培养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