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8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多通道超声波控测装置。该装置可直接配接微机检测系统,实现高速实时拾取多通道超声波检测数据,分时自动循环显示各通道回波波形等多种功能。本文着重介绍了该系统主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2.
针对超高大跨度结构的模板支撑施工难题,采用了型钢平台的受力形式,并且探讨了施工流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为超高大跨度结构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运营过程中,箱梁跨中下挠与腹板开裂现象十分普遍.从结构受力分析,混凝土箱梁徐变效应所带来的跨中下挠,客观上表明梁体处于拉应力状态,与结构设计意图大相径庭,意味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尚存在某些弊端.为探究预应力钢束与弯曲孔道间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以及孔道相关参数的影响,基于赫兹接触理论,通过一组预应力弯曲孔道模型挤压试验,借助CT扫描技术获取试验模型的形变数据,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其接触应力分布呈钟形,接触应力大小与张拉力正相关,与曲率半径负相关,接触应力梯度与接触角度负相关.研究结论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理论的修正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为确定大跨度斜拉桥在阻尼器抗震约束体系作用下的减震性能,文章以某大跨度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主塔在有、无阻尼器的情况下内力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桥动力特性分析表明,第1阶周期为7.821 s,对应的振型为主梁纵漂+主塔纵向弯曲振动,远远大于结构的竖向、横向振动周期2.798、2.049 s,抗震需求明显;设置纵向阻尼器的方式能有效地减小主塔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达到内力重新分布的目的,尤其是对弯矩的减小最为明显,从而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系统总结环形导坑法、双侧壁导坑法、台阶法的优缺点。结合上软下硬地层的地质特点,对传统拱盖法做了进一步的优化,提出了双层初支拱盖法,并将其应用于青岛地铁2号线海川路站、徐家麦岛站。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上台阶施工中,地面最大沉降可达12 mm左右,拱顶最大沉降可达7 mm左右。Ⅱ、Ⅲ级围岩采用单层支护可行,Ⅳ级围岩及更差的地层采用分部、分导洞开挖,双层初支。在硬岩地区,采取完全双侧壁导坑的工法不合理。  相似文献   
106.
针对钢桥面板检测中U肋底部弧形缺口关于顶板U肋不对称现象,建立对称缺口与2种非对称缺口的有限元模型。首先确定了横隔板-U肋相交部位3个构造细节的应力最不利荷载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细节的应力特征,分析了非对称弧形缺口各个构造细节的应力分布和应力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缺口对各细节应力最不利荷载位置影响较小;非对称缺口影响下缺口偏小侧各细节应力均出现较大增幅;缺口偏小侧弧形缺口周边应力集中现象加剧,应力集中区域扩大并转移至横隔板焊缝端部;非对称缺口增大了横隔板-U肋连接刚度,导致横隔板面外应力占比下降,但部分工况下U肋腹板焊趾处面外作用增大。  相似文献   
107.
大跨度洞室的最小矢跨比是大跨度洞室尺寸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能够考虑岩体软化、剪胀、体胀、密度变化等开挖响应特征的Cavehoek本构模型和能够反映不同岩体质量、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条件下的极限应变标准,对不同地质强度指标GSI、埋深、侧压力系数、结构面等条件下的60 m大跨度洞室的最小矢跨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SI、侧压力系数、埋深3个因素中,GSI对大跨度洞室的最小矢跨比影响最大,侧压力系数和埋深次之;岩体质量越好,最小矢跨比越小,最小矢跨比与侧压力系数和埋深之间并非线性关系.结构面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对大跨度洞室最小矢跨比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缓倾结构面非常不利于大跨度洞室成拱.  相似文献   
108.
为全面保障大型建筑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结构健康和安全,基于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针对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该系统具备结构健康状态监测多源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数据存储与处理、结构健康评估、异常状态报警以及三维模型展示等功能,系统通过集成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多维状态数据,实现建筑的关键部件和整体结构的异常与完整性的判别,以及建筑整体健康的有效评估,为建筑的安全施工与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某大型体育场并稳定运行,提升了体育场馆等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建筑的智能化和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9.
庞口防倒灌闸工程位于东平湖退水入黄河道与黄河河道交叉处的黄河右岸滩唇上,设计泄水流量450m3/s。庞口防倒灌闸闸门采用潜孔式双主梁平面直升钢闸门,本文重点介绍了钢闸门主梁、行走支承(楔形滑块)装置、双向止水等设计要点及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从线性系统满足叠加原理出发,说明常用的几种积分方法既适用于线性瞬时系统也适用于线性记忆系统.同时指出,门函数响应法中对瞬时系统和记忆系统的定义是错误的.通过分析得出结论,门函数响应法对某些线性系统不适用的原因是在门函数响应法中对系统的单位门函数响应做了错误的规定,进而导致在积分时也出现了概念性的错误.但是,当将这些错误排除后,所谓门函数响应法就是杜阿密尔积分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