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分析了南岭大理岩的损伤特征,根据脆性损伤理论,得到了南岭大理岩损伤耗散能释放率与损伤变量的关系曲线,与实测曲线符合较好;还建立了南岭大理岩沿晶和穿晶耦合动态断裂的分形模型。  相似文献   
32.
大别山与榴辉岩共生大理岩的碳同位素异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永飞  傅斌  龚冰  肖益林  李一良 《科学通报》1997,42(21):2316-2320
大量的构造地质和岩石学研究揭示,大别山存在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主要由长英质片麻岩以及少量榴辉岩和大理岩透镜体或条带组成,伴生有极少量的超镁铁岩和石英片岩。大别山变质杂岩已经成为扬子板块与中朝板块之间陆-陆碰撞缝合带的标志。榴辉岩中柯石英和金刚石的发现大大促进了对超高压变质作用及板块俯冲至地幔深度的地球动力学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33.
高温作用对大理岩强度及变形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液压伺服刚性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100~800℃高温作用下大理岩的强度及变形特性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大理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泊松比等有效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大理岩在经历100~800℃高温作用后其强度及变形特征变化的统计规律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作用温度升高,上述各力学参数不同程度上渐次降低,尤其是在不同温度段岩石强度降低具有突变性.  相似文献   
34.
为研究表面裂纹对大理岩破坏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获得了0°、30°、60°倾角单预制表面裂纹和45°倾角的双表面裂纹试件的单、三轴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表面裂纹对试件中新裂纹的产生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但未对试件整体强度产生明显影响;围压对试件的破坏形式有决定作用:单轴压缩下,试件多表现为劈裂破坏,三轴压缩下,试件为剪切破坏;单预制表面裂纹对最终的破裂扩展路径不起决定性作用,双预制表面裂纹则对破裂断面作用明显.研究结论可以为岩土工程中裂隙岩体的失稳和破坏的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软玉及相似玉石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大理岩玉、白色玻璃的拉曼光谱进行测试与研究,得到软玉具有由Si-O振动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672,930,1 057 cm~(-1);蛇纹石玉具有由Si-O振动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678 cm~(-1)和1 041 cm~(-1),由Mg-O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369 cm~(-1);石英岩玉具有由Si-O振动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460 cm~(-1);大理岩玉具有由CO_3~(2-)引起的特征拉曼位移1 080 cm~(-1);白色玻璃具有特征拉曼位移1 353 cm~(-1).根据拉曼位移的位置和强度,可无损、快速、有效地区分软玉、蛇纹石玉、石英岩玉、大理岩玉、白色玻璃.  相似文献   
36.
该区属岩性较简单,构造较复杂的地区.新发现的较大断层8条.对工程产生较大影响的是F4和F18断层.测区内发现磁铁石英岩残留体、粗面斑岩、大理岩、钠长岩等新岩石类型.原设计主洞线F5-F6之间洞线将平行F4穿越330m的断层破碎带.我们建议优化洞线避开断层破碎带,使遂洞穿越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浪子山组二云片岩的距离减少1600m,洞线总长度不变,支洞亦可布置,达到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阐述了青海省祁连县阴凹槽铜锌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矿体、矿石特征;矿体赋存在夹于上下玄武岩中的硅化大理岩及英安质凝灰岩中,具有上部层状矿化,下部角砾状、细脉状、网脉状矿化的"双层结构"特点;分析了阴凹槽铜锌矿床控矿因素,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8.
在中等加载速率下,推导出对大理岩带垂直切口三点弯曲圆棒梁试件动应力强度因子的一般近似公式和断裂时的临界动应力强度因子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39.
大理岩三轴压缩动态卸围压与岩爆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岩爆研究的现状进行较详细阐述,为分析岩爆形成机理,采用大理岩分别进行了三轴压缩峰前峰后动态卸围压实验,结合分岔过程,对三轴压缩过程的剪切断裂能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峰前卸围压过程听剪切断裂能远低于峰后卸围压过程和常规三轴压缩过程,而此过程岩体的破坏程度则强烈得多,由此也说明,张拉破坏是岩爆产生的根本内因。  相似文献   
40.
在岩石直剪试验过程中,上下剪切盒(夹具)之间往往需预留一定宽度的缝隙,但预留缝隙的宽度值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采用相同直径、不同高度的大理岩试样进行直剪试验,研究了上下剪切盒预留缝宽度对岩石抗剪强度和破坏特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法向应力下,随着试验预留缝宽度的增加,试样剪切断裂面的正视图由一条近似直线逐渐变成三段近似直线构成的折线,剪切断裂面由水平曲面逐渐变为倾斜曲面,主导试样破坏的应力由剪应力逐渐变为拉应力;在同一法向应力下,试验预留缝宽度越大,测得的峰值抗剪强度值越小;随着预留缝宽度的增加,直剪试验获得的试样黏聚力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变化不大,较为平稳,而内摩擦角则逐渐减小,且变化明显,幅度较大。试验预留缝宽度的取值对试验获得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均存在影响,因此目前情况下在岩石直剪试验中应尽量减小预留缝宽度,而预留缝宽度的定量取值尚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