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73篇
系统科学   103篇
丛书文集   202篇
教育与普及   2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篇
现状及发展   3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02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The most prominent cooling event of the Earth surface during Cenozoic in the long-term transition from a non-glaciated planet, or “green-house world”, to a polar, glaciated planet, or “ice-house world”, is the Earliest Oligocene Glacial Maximum (EOGM) above th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at about 33.7 Ma. Planktonic and benthic foraminiferal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es, carbonate content, and coarse fraction, along with high-resolution color reflectance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cords during 35-30 Ma, from deep-water Sites 1262 and 1265, Ocean Drilling Program (ODP) Leg 208 in South Atlantic, reveal the global cooling event occurring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 ocea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iest Oligocene δ^18O values during 33.5-33.1 Ma represent the magnitude of continental ice sheets on east Antarctica and indicate the large decrease in both surface and deep water temperatures of worldwideoceans. The δ^13C records show the large excur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EOGM event and indicate some types of shift in global carbon reservoir, probably demonstrating the sudden increase in organic carbon burial rate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timing of production. At the same time, lithologic composition, carbonate content, color reflectance, and coarse fraction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close to the Eocene/Oligocene boundary, reflecting the abrupt deepening in the carbonate compensation depth (CCD). Changes in carbonate content were revealed from the color reflectance identify periodicities associated with eccentricity of the Earth‘s orbit (100 and 400 ka), further indicating orbitally forced global climate variations in the Early Oligocene.  相似文献   
142.
通道侗族自治县种子植物区系715属,归为14种区系成分,其中,泛热带分布(132属,占20%)、北温带分布(106属,占16.06%)、热带亚洲分布(100属,占15.15%)及东亚分布(87属,占13.18%)所占比例较大;热带地理成分349属,占总属数的52.88%,温带地理成分311属,占总属数的47.12%,与相邻植物区系的比较表明,通道植物区系与花坪和都庞岭的关系较为密切,而与三清山及八大公山的相似性程度稍低,在与之相比较的7个相邻植物区系中,除广西的花坪外,通道的R/T值最高,表明通道植物区系的热带性程度高于相近纬度的其他6个地区,该区植物区系总体上表现区系成分复杂多样,显示出明显的过渡性质,而在该县南部(传素—独坡一线以南)汇集有丰富的华南热带成分,显示出热带北缘性质。  相似文献   
143.
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靖舟  时保宏 《科学通报》2005,50(Z1):126-126
根据煤层气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结合中国煤层气的分布情况,将中国煤层气富集单元划分为含气区、含煤层气盆地、富气区、富气带和煤层气藏(田)五级.在这一序列划分方案中首次提出盆地是煤层气富集单元中的重要一级,认为没有煤层就没有煤层气,没有盆地就没有煤层气藏.因此,“盆地”是煤层气藏赋存的重要单元.依据沁水盆地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气分布状况将其划分为沁南富气区、东翼斜坡带富气区、西翼斜坡带富气区、西山富气区、高平-晋城富气区等5个富气区.其中沁南富气区是勘探前景较好的富气区.  相似文献   
144.
悟性稻米     
早在秦汉时期,稻米就是南中国的主粮.魏晋时期,北方动乱频繁,北人大批南迁,促进了南方水稻技术的发展.唐宋之后,南方稻区已为全国粮食的供应基地.唐代文人韩愈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即江南税收占了全国的9/10)."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都是尽人皆知的民谣.  相似文献   
145.
研究了用UV/草酸高铁铵/H2O2体系光降解一种碱性阳离子染料—碱性品红.考察了初始pH、H2O2浓度、草酸高铁铵浓度、碱性品红浓度对碱性品红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碱性品红降解的最佳初始pH为1.60—2.20,最佳初始H2O2浓度为10.0mmol/L;草酸高铁铵的浓度在0.1~1.0mmol/L时,碱性品红的降解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高于1.0mmol/L时,则降解率相差不大;碱性品红的初始浓度增大,降解率减小,而实际降解的浓度则增加;碱性品红的浓度在低和高时,降解动力学过程不一致:随降解的进行,碱性品红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峰迅速消失,而降解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吸收峰却消失很慢.  相似文献   
146.
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包涵体表达形式的重组蛋白h PD-L220~123(Ig V结构域)和h PD-L220~208(Ig V结构域和Ig C结构域);将重组蛋白利用Ni-NTA柱亲和层析纯化与复性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雌性小鼠制备鼠抗人的多抗血清,经ELISA法检测其效价均达到1∶106;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多抗血清均能特异性识别h PD-L2蛋白.以制备的多抗血清进行IHC实验评估与鉴定,结果显示:以h PD-L220~123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的多抗血清阳性较弱且定位模糊,以h PD-L220~208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的多抗血清具有很强的膜定位且背景清晰.  相似文献   
147.
利用野外实测土壤性质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土壤密度传递函数的参数选取、方程形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松嫩黑土区土壤密度传递函数,并对函数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旨在为该区域土壤密度的预测提供支撑,并揭示土壤密度传递函数在跨地区、跨尺度应用时的适用性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松嫩黑土区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密度的相关关系最强,对土壤密度变异的解释率达到67.2%,机械组成和土壤深度对密度的影响次之.利用指数为0.5的幂函数来描述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密度之间的关系效果最优.利用有机碳、砂粒质量分数和深度建立的土壤密度传递函数,决定系数能够达到0.72.土壤密度传递函数,在被应用于同一地区、同一土壤类型或其包含的小范围的区域时效果较好;在跨地区、跨土壤类型应用时,需要提前验证、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48.
近年来,网络借贷发展迅速,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网络借贷自身所蕴含的独特风险方式,使得其局部风险更容易蔓延至整个网贷市场,有可能会迅速波及,传染到其他类型的金融市场.本文将Markov区制转换模型和vine copula相结合,用来研究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动态风险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和相应的传统金融机构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杠杆效应";我国网络借贷平台以及相关的传统金融机构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制转换特征;比较三个阶段的情况,网络借贷平台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传染效应要大于其他的传统金融机构,其次是网络借贷平台对信托业的风险传染效应;在各阶段,网络借贷平台对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效应不对称,下尾相关系数基本大于上尾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内蒙古质量发展基础,产品和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质量发展的创新能力因素的分析,提出自治区质量强区战略应以惠民为宗旨,以提高供给侧质量为重点,大力提高内蒙古质量标准、认证、检测等的质量技术基础,从政策制定、法律监督、质量文化氛围建立等方面为质量强区战略实施塑造良好的环境,着力提升自治区质量发展的创新能力,为质量强区战略实施提供不竭的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150.
以大岭西山菱镁矿为例,基于SURPAC软件平台,综合应用边界轮廓线法和Delaunay三角化方法的复杂地质体建模方法,建立了矿区的数字地表模型和空区群的三维实体模型.并以TCL语言为基础,编制了基于空区底板边界轮廓线、岩石移动角和地表投影标高的矿岩移动范围三维模型自动构建程序,对大岭西山菱镁矿进行了应用,得到了矿岩移动范围的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其与数字地表模型进行布尔运算,圈定地表移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