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7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系统科学   79篇
丛书文集   121篇
教育与普及   4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8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311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泥层高度和底流浓度是深锥浓密机最为重要的两个参数,因此有必要研究底流浓度随泥层高度的变化规律.采用自制小型深锥浓密机,对尾矿非连续/连续动态压密过程进行了物理实验;借助于有效孔隙比与泥层压强间遵循的Power函数关系,结合对尾矿颗粒的受力分析,推导出了底流浓度与泥层高度的数学模型,揭示了浓密机底流浓度与泥层高度的内在关系,并从尾矿颗粒空间结构的角度解释了该模型的变化规律;结合矿山生产对于底流浓度的要求,应用该数学模型,为其推荐了泥层高度的合理范围,验证了底流浓度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为深锥浓密机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实验研究了常压去离子水在不同高度的微小间隙通道内的流动沸腾特性.实验热流密度为0~206 W/cm2,质流密度为200~400 kg/(m2·s),间隙为1 mm和2 mm.结果显示,随着实验条件的变化,通道内出现了泡状流、清扫流、搅拌流,且在清扫流早期观察到不稳定流动现象.此外,间隙高度降低促进了流型的过渡,加快了不稳定流动的进程.1 mm通道内核态沸腾起始点的热流密度低于2 mm通道,表明间隙高度的降低更有利于气泡在低热流密度下成核;1 mm通道的过冷沸腾传热系数最高为2 mm通道的1.7倍,2 mm通道内饱和沸腾传热系数略高于1 mm通道.表明低热流密度下过冷沸腾时小通道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高热流密度下饱和沸腾时大通道的传热稍具优势,同时表明间隙高度造成的传热差异随热流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变小;1 mm通道内临界热流密度为2 mm通道的83%,表明间隙高度的降低会使得临界热流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3.
为使β射线法大气颗粒物监测仪中承载颗粒物尘样的滤纸带能够自动且稳定地传送,设计了一个性能可靠的等步长自动输送纸带的传动机构,本文介绍其结构设计和逻辑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04.
云微物理的参数化对天气及气候的准确模拟至关重要,其中云粒子谱分布特征通过改变云演化发展和云辐射效应,必然进一步影响气候模拟.目前广泛使用的双参数云微物理方案,无法预报云粒子谱分布的谱形参数,阻碍了气候模式对云物理过程的准确描述.鉴于此,本文在单柱大气模式SCAM5.3(Single Column Atmosphere Model,Version 5.3)中增加雷达反射率因子的预报方程,构建了三参数冰相云微物理方案,实现了冰晶粒子谱分布谱形参数的预报.利用该模式,模拟了大气辐射观测计划在1997年夏季实施的为期29 d的观测个例(ARM97),分析了双、三参数方案对云量和辐射的模拟差异.结果表明:首先,三参数方案预报的冰晶粒子谱的谱形参数主要集中在0~4,峰值在2左右,至少有85%的μ都大于默认的0.其次,与双参数方案相比,三参数方案对云量的模拟更接近观测;利用辐射通量密度的观测值进行评估,发现无论是短波还是长波辐射通量密度,三参数方案的误差都比双参数方案小.最后,揭示了三参数方案对云量和辐射模拟效果的改进机理:主要是因为三参数方案减弱了冰晶到雪的自动转化过程,增强了冰晶凝华增长过程,从...  相似文献   
105.
激光雷达被广泛地应用于云、气溶胶、大气成分、温度和风速的探测当中.应用于大气探测的激光雷达种类繁多,通常会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激光雷达进行归类,使得同一台激光雷达可能会被赋予不同的名称,而被归类于同一类型的激光雷达之间又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按照激光雷达的测量角度和测距方式、光谱特征、探测目标、搭载平台等多种分类方法对现有的大气探测激光雷达进行了归纳,描述了各种不同类型激光雷达的特征,并介绍了不同类别激光雷达之间的联系.在实际科研和业务中,需要结合各种激光雷达的优、缺点,根据探测目标、数据质量要求和预算来选择最适合的激光雷达类型来进行大气探测.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室内实验、集料供排平衡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立式砂仓断面积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断面积计算模型的核心是有效沉降速度,通过沉降规律分析,提出有效沉降速度为干涉沉降结束时液面下降高度与沉降时间之比.高度计算模型由压缩层、沉降层、溢流层、储砂空间和稳定放砂高度组成,核心是压缩层高度计算,应用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压缩层高度和砂浆浓度的关系式.以某矿立式砂仓为例,计算得到立式砂仓直径D为10 m,砂仓高度H为26.5 m.现场试运行结果表明:砂仓底流体积分数可达44%(质量分数69%),溢流水体积分数控制在3%以下,浓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7.
志留纪-泥盆纪陆地革命以早期维管植物的起源和辐射演化为标志.早期维管植物的繁盛导致形成全新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早期植物在根系、输导组织、气孔、叶片、个体大小和构型等方面的一系列演化革新,深刻改变了SPAC中的水分传输过程与机制.由于根系的进化及其诱导的化学风化作用增强,泥盆纪以来的古土壤厚度逐渐增大、分层结构复杂化、组成成熟度增加、类型多样化.伴随着早期维管植物的演化, SPAC的空间范围极大扩展,生物可利用水资源增多,水分在SPAC中的循环过程更为复杂、高效.早期维管植物的辐射增强了植被-地貌-水循环之间的反馈机制.志留纪晚期以来,植被与水文、地貌、生物地球化学等物理和化学要素相互作用,维管植物型陆-海水文连续体(land-ocean hydrologic continuum, LOHC)形成并逐步发展,内陆水体流域至滨岸体系的地貌稳定性增强,由陆到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供给和迁移体系产生变革.早期维管植物通过SPAC、LOHC系统及其内部过程与全球水、碳循环耦合,表现为稳定的低地生境增多,植物残...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市近40年夏季旱涝分布特征,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运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当地夏季降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表明,山东夏季旱涝年,高纬度和极区环流、东亚大槽分布和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和强度差异明显,涡度、散度等物理量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9.
Refractivity from clutter (RFC) technique estimates lower atmospheric refractivity from radar sea clutter returns. An important issue of RFC is how to make the estimate more robust. Rather than using only single beam radar sea clutter retur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mbining multi-source clutter power to improve the retrieved results by the variational adjoint approach. The derivation of the adjoint is accomplished by an analytic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bolic equation model in a continuous domain. To test the theoretical algorithm,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multi-elevation clutter observations are carri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mbining two elevation beams gives more stable estimate than using only single beam.  相似文献   
110.
考虑利用两部两坐标外源雷达对高度近似恒定的目标进行三维跟踪。结合外源雷达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目标高度与水平状态(水平位置、速度等)进行解耦估计的方法,通过两个并行估计器来实现对三维目标的跟踪。在高度估计器中,将目标高度区间划分为多个高度子区间,然后利用量测值递推计算目标在各个高度子区间的权重,最后通过加权融合各个高度子区间的方式估计目标高度;在水平面的状态估计器中,进一步考虑了目标在水平面机动的场景,利用交互式多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并结合目标高度的估计值,更新目标的水平状态。仿真与实验结果显示,利用两部两坐标外源雷达可以实现对高度近似恒定目标的精确三维跟踪,为水平机动的目标提供精度在200 m以内的高度估计,并消除了二维跟踪情况下因未考虑目标高度而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