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91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9篇 |
丛书文集 | 161篇 |
教育与普及 | 52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7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20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58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234篇 |
2009年 | 188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204篇 |
2006年 | 119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49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43.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均呈显著加剧趋势,并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于地质体,诱发一系列工程地质灾害,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给当前工程地质研究带来许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大极端气候工程地质作用及防灾减灾基础研究.这对于提高我国重大工程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防御及其决策能力,提升我国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这也是现代工程地质学科的重要使命和发展方向.针对干旱灾害问题,近些年来工程地质界围绕干旱气候-土体相互作用方式、作用结果、监测技术及对策开展了大量研究,在干旱气候作用下土体工程性质响应过程及灾变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在土体蒸发、收缩、龟裂过程及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弥补了工程地质领域在干旱气象灾害方面的研究空白,为指导干旱地区的工程地质实践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今后,除了需要加强气候变化以及大气-地质体相互作用基础研究外,还应该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如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微生物地质工程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为工程地质防灾减灾提供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4.
在应对气候变暖的语境下使用"污染者付费原则"是有缺陷的。首先,这一原则无法辨析谁才是真正的污染者,除国家外,各种非国有组织和企业、个人甚至大自然本身都可能是污染者,而且这种集体主义辩护很难站得住脚;其次,数百年前的污染者如今已不在了,要求他们的后代承担祖先的责任会让这一原则变成"得利者付费",也会遭遇"非同一性问题"的挑战,并且污染者还会处于"可原谅的无知"的状态;再次,"污染者付费原则"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需要确定时间点等要件。基于诸多理由,提出一种新的原则——"有能力者负责原则"——作为对"污染者付费原则"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5.
湖北省旱灾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建武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5(4):473-476
研究了湖北省旱灾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季节性,连续性等;认为旱灾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包括天气气候因素,地形地貌因素,环境资源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抗旱农业体系,进行人工增雨,改善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46.
贾岛有诗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短短的几句诗,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在云雾缭绕的山中采药的隐者形象,在山水间跋涉,采寻一草一木治病救人。贵州多山,群山环绕的地势,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奇特的气候环境,让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中草药资源。 相似文献
47.
关于沙漠化及其成因的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耀文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6-50
沙漠化是当前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沙漠化已严重影响到环境退化。沙漠化的成因有气候和人为经济活动双重因素,前者是主导因素,后者是激发因素,即干旱的气候是沙漠化的真正理论原因,人为的破坏行为是促使干旱气候形成的手段。为此,要大力控制人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治沙漠化。 相似文献
48.
温室大棚生产蔬菜的优势是以超时令、反季节生产为手段.满足人们冬季对新鲜蔬菜的需求.并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城郊农民的一条致富途径。目前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温室大棚种植蔬菜逐年增加.有的地区形成规模、特色,茄果类蔬菜在冬季也能成批生产,效益可观。但能够在冬季连续生产的为数不多。因为温室大棚最关键的技术是保温措施与灌溉技术,这两项措施直接关系温室大棚的连续生产和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49.
Mesoscale eddy effects on the wintertime vertical mixing in the formation region of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AN Aijun LIU Qinyu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5,50(17):1949-1956
Mesoscale eddy effects on the wintertime vertical mixing in the formation region of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NPSTMW) are studied using hydrographic data from Argo profiling floats deployed in the Kuroshio recirculation region in February and March of 2001. Anticyclonic (warm) eddy enhances the wintertime vertical mixing and results in the deep mixed layer and the deep thermocline. Consequently, a large volumetric water mass with low potential vortic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prototype of NPSTMW tends to be formed. By contrast, cyclonic (cold) eddy is unfavorable for the vertical mixing process and halts the deepening of the mixed layer and thus the formation of mode water.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cyclonic eddies prevail in the late 1990s in the formation region of NPSTMW, which lead to significant suppression of the wintertime vertical mixing (96-98) and thus are un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NPSTMW; while the situation is completely reversed in the early 1990s (93-95). 相似文献
50.
祁连山地区高分辨率气温降水量分布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充分利用气温、降水量空间统计分析的结果,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坡度(SL)、坡向(SD)变量,对祁连山中东部地区气温、降水量空间变化模式进行尺度下移,得到了该地区具有多尺度特性的高空间分辨率气温、降水量的分析模型:T=a+bH—kT cos SD sin SL,P=(a+b ln H+C ln y)(1+kp sin SL);进而计算了该地区7月份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式模型和年降水量分布式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栅格地图.验证结果表明这两个模型可以与山地冰川和森林分布区的气候分析资料很好地匹配.根据年降水量栅格地图的统计分析,将本区域内的最大降水高度带确定在4500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