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37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系统科学   19篇
丛书文集   582篇
教育与普及   3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6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199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456篇
  2014年   1433篇
  2013年   1406篇
  2012年   1804篇
  2011年   2037篇
  2010年   2164篇
  2009年   2466篇
  2008年   2245篇
  2007年   1865篇
  2006年   1098篇
  2005年   763篇
  2004年   573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6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李霁 《甘肃科技》2003,19(11):168-168,80
通过对专科学生的英汉双语作文进行比较,并对口头作文内容进行的分析证明学生进行英语表达时,受已成型的个人母语表达习惯影响很大。并指出应重视专科学生的个人表达习惯,借此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并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92.
本从语言与化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的教学与化因素的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而得出结论:大学英语教学只有通过化因素的教学这一过程才能实现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93.
全红  叶春锋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1):41-42,45
文章从精选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兴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适当指导;熟练阅读技巧,了解背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对大学生英语泛读能力的培养。强调了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来提高大学生的泛读能力。  相似文献   
94.
作者通过对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加强中小学英语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  相似文献   
95.
96.
丘仲辉 《河池师专学报》1992,12(4):27-34,89
罗嗦、重复是语言表达之大忌;首语反复则是有意识地在文章句、段前重复使用某些关键的语言成份,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达到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和强调之目的。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语言中,首语反复都不失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因此,本文就英汉首语反复的形式、运用及其产生的修辞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从事规范大学生毕业就业程序,本文拟就就业问题进行探讨。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志共同参考。  相似文献   
98.
曾利娟 《中州大学学报》2003,20(1):82-83,98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及写作水平普遍偏低,尚缺乏一定的书面交际能力,为此,重视英语写作课教学,加强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帮助他们分析并克服英语写作中的常见语言错误,是迅速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适应对外交际需求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9.
隐喻产生有三大因素:语言、社会、认知。从语言角度看,隐喻的生成除修辞作用外,还有语言本身表达力不足的原因;从社会因素看,政治、经济、科技、化等是隐喻生成的动因;从认知角度看,隐喻的生成又与人的思维、大脑、心理等密切相关。隐喻的生成实际上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互动作用和互相联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
以前瞻的眼光,探讨了信息化时代对大学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师地位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将会发生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