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79篇
系统科学   128篇
丛书文集   185篇
教育与普及   1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92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 color based system using multiple templates w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for detecting human faces in color images. The algorithm consists of three image processing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human skin color statistics. Then it separates skin regions from non-skin regions. After that, it locates the frontal human face(s) within the skin regions. In the first step, 250 skin samples from persons of different ethniciti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lor distribution of human skin in chromatic color space in order to get a chroma chart showing likelihoods of skin colors. This chroma chart is used to generate, from the original color image, a gray scale image whose gray value at a pixel shows its likelihood of representing the skin. The algorithm uses an adaptive thresholding proces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threshold value for dividing the gray scale image into separate skin regions from non skin regions. Finally, multiple face templates match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if a given skin region represents a frontal human face or not. Test of the system with more than 400 color images showed that the resulting detection rate was 83%, which is better than most color-based face detection systems. The average speed for face detection is 0.8 second/image (400 x 300 pixels) on a Pentium 3 (800MHz) PC.  相似文献   
72.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形成及断裂构造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讨论了中、新生代以来.中国东部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其对渤海湾地区的影响、作用;提出渤海湾盆地是在中国东部陆壳伸展、拉张作用的构造背景上,叠加右行走滑拉分作用形成的“拉分──伸展型”复合盆地.东濮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系统的一部分,具有与渤海湾盆地相同的基底构造和相似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通过对东濮凹陷基底断裂构造的特征及沿兰聊断裂两侧众多探井岩芯破裂构造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兰聊断裂在东濮凹陷形成过程中的右行平移作用.  相似文献   
73.
火山岩储层具有"小而肥"的储集特点。与火山岩的储集特点相对应的是火山岩预测的不准确性。大量的研究表明断裂对火山岩油气藏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通常,地球物理工作人员采用剖面预测方法对断裂进行预测。但该项技术不适于火山岩的杂乱反射剖面。相干体和曲率体是目前可靠度较高的两类地震属性体。这两类数据体具有受人为干扰少的特点。基于此,采用了相干数据体和曲率数据体作为原材料,利用滴西10井区的火山岩顶作为母层,结合滴西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构造史,采用层平移的方法,构建了时空格架下的断裂观测系统。在此系统下,对检测出来的不连续体属性进行判定。最后,对断裂进行分类和划分。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预测结果和滴西地区的所形成的地质认识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4.
基于混合模型的多重故障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基于模型的多重故障诊断,它可通过ATMS来实现,能克服基于规则的诊断系统的一些局限性,但当运行模型和故障模型同时被运用或者等级模型被运用时,普通ATMS不能处理这种情况.本文应用分层ATMS来实现基于混合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给出广义最小诊断的定义,从而克服关于最小诊断定义中的不足.由于分层ATMS能表示和处理论据之间的优先级,因而能运用混合模型,能结合基于模型和基于规则的诊断,及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以地震解释为基础,结合前人成果及钻井、测井等各种资料,发现黑帝庙油层组内主要发育北西、北西西向和北东东向正断层,其中北北西向断层发育时间早于北东东向的。且研究区黑帝庙油层的构造格局在明水组沉积反转后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76.
混凝土窄条断裂区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量的实验观察结果为依据,提出了描述混凝土类半脆性固体材料失稳断裂前存在着裂缝稳定缓慢增长过程的窄条断裂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提出了采用CTODc作控制参数来求解失稳断裂前的有效裂缝扩展量Δac和等效断裂韧度~KIC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将初始缝长a0加上Δac进行有效裂缝长度修正后求得的~KIC与试件尺寸无关,因而CTODc和~KIC有希望作为控制混凝土类半脆性固体材料断裂的双参数准则.  相似文献   
77.
精冲断裂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材料细观损伤角度对精冲原理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空穴材料的刚塑性有限元分析系统,该系统可以估算精冲材料的损伤状态,判断材料失效并模拟裂纹的扩展与汇合状况.利用该系统模拟了精冲过程中塑性变形与韧性断裂现象,预测工件断面光亮带高度,研究凸凹模间隙与剪切面质量关系,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凸凹模间隙与工件剩余厚度之比是影响断面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8.
针对EM算法在估计多重超声回波参数时存在收敛速度慢和迭代结果强烈依赖于初始值的缺点,将蚁群算法应用到多重超声回波参数估计的EM算法中,提出一种新的多重超声回波参数估计算法——EM-ACO算法.该算法结合EM算法和蚁群算法的优点,不仅可以改善EM算法估计多重超声回波参数时估计结果强烈依赖于初始值的缺点,有效提高EM算法的收敛速度,而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参数估计精度.根据超声回波的高斯回波模型,应用EM-ACO算法,在不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对多重超声回波的参数向量组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EM-ACO算法能在各种不同的初始值条件下,以较少的迭代次数估计出多重超声回波的参数向量组,并且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79.
提出了三维Helmholtz方程等距网格上的一种四阶精度19点紧致差分格式。结合多重网格V循环算法和红黑高斯-塞德尔迭代法进行求解,并与二阶中心差分格式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首次考虑延迟多重休假离散时间成批到达的Geomx/G/1可修排队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在假定到达间隔时间和服务台的寿命服从几何分布,而服务时间、延迟休假时间、休假时间和服务台失效后的修理时间均服从一般离散分布下,使用一种新的分解方法讨论了服务台如下的可靠性问题:1)在时刻n服务台处于"广义忙期"的概率;2)服务台的瞬态和稳态不可用度;3)服务台在(0,n]时间内的平均失效次数;4)服务台在"广义忙期"内的平均失效次数.得到了一系列重要的可靠性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