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大量详实的资料的基础上.据一些具体的交通流特性.重点研究了一种动态多路径概率型交通流分配预测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研制了相应的交通流分配预测系统软件.在给出道路交通网的有关信息及其O-D出行矩阵的条件下,系统可输出一种最佳的交通流分配方案,它可为城市规划和重大交通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72.
浅谈GPS接收机的多路径误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科技信息》2011,(7):I0070-I0070
多路径效应是GPS测量中的一种常见误差源。本文通过对严重损害GPS测量精度的GPS多路径效应误差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对策以减少其对测量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基于CACTI的BGP多路径数据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BGP缺乏有效的多路径实现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CACTI的BGP多路径数据监测分析平台,通过给BGP协议配置多出口鉴别(MED)属性,利用BGP路由表及CACTI流量监测图,在实验平台上实现了对MED策略路由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监测分析平台不但有利于BGP故障的发现,而且也可以减小新策略的盲目部署对运行中...  相似文献   
74.
网络编码方法能够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也能降低数据冗余度,因此将网络编码方法引人对等互联网络中必能发挥稳定性和可靠性作用.针对对等互联网络中的传统可靠多路径路由协议进行改进完善,引入网络编码方法进行完善,提出了可靠网络编码多路径协议(NC-RMPP).并针对该新协议在对等互联网络中的相关性能进行了实验模拟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75.
76.
尹少云  扶鹏雁  莫钧婷  潘梅 《科学通报》2020,65(21):2238-2244
用乙烯基苄基取代的三脚架配体N,N,N,-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TVPNTB),与稀土氯化物构筑了一系列单稀土和双稀土配合物,基于配体的天线传能效应,表现出良好的近红外发光性能.其中,在双稀土配合物TVPNTBSm_xNd_(1-x)Cl_3、TVPNTB-Sm_xYb_(1-x)Cl_3和TVPNTB-Sm_xEr_(1-x)Cl_3中,配体可以同时向两种稀土传能,由此获得的多色带近红外发光使其可以作为潜在的防伪条形码材料.同时,我们探究了两种稀土离子间的传能特性,证实了Sm到Nd、Sm到Yb之间可以产生有效的交叉弛豫能量传递,最大传能效率(η)分别达到39%和36%,并由此分别将Nd和Yb的近红外发光寿命(τ)提高了4倍和2倍;而Sm到Er之间不能产生有效传能.上述多路径传能和敏化发光策略为制备新型、高效近红外发光配合物材料及其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设备改造的工程实践出发,分析了多路径效应对设备低仰角跟踪带来的影响,建立了以镜面反射为主要影响的多路径跟踪误差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低仰角跟踪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78.
由于不同域之间的利益和安全策略存在复杂的竞争与冲突,域间路由安全问题一直具有挑战性。当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路由源可信性与路径信息可信性等方向,但对域间路由策略实施可信性则较少关注。设计了一种多路径域间路由决策检测协议,可验证一个自治域是否遵守从N条目的地相同的候选路径中选择合适的M条路径发送往下游自治域的路由选择决策承诺。分析表明协议正确有效,同时可以抵抗伪造、篡改和重放等攻击,且具有增量部署和尊重参与者隐私的特性。  相似文献   
79.
针对传统多路径并行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 CMT)协议无法适应卫星网络高误码特性,提出了一种CMT改进算法。首先,在缓解接收端缓存阻塞的基础上,根据链路中传输的传输序列号(trans-mission sequence number, TSN)相对连续的分组时延抖动,正确判断网络的拥塞状况;然后,接收端选取返回时延最短的路径,将拥塞因子及时反馈给源端,源端调节相应链路的拥塞窗口,调整注入网络的数据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缓解因卫星链路差异造成的接收缓存阻塞的同时,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区分拥塞与误码,实现链路的高效利用。相对于传统CMT协议,改进的CMT协议在网络吞吐量、窗口抖动、时延和丢包率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0.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商业化应用的飞速发展,带QoS约束的多播路由成为必要.在(汹多播路由中,很难取得管理费用、加入延迟和加入成功率以及多播树性能之间的平衡.提出了一种查询式的单路径/多路径自适应多播路由协议,能够在较低费用的情况下保证节点加入多播树的成功率.模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很好地同时适应组成员稀疏或密集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