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46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407篇
系统科学   185篇
丛书文集   405篇
教育与普及   38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1篇
现状及发展   97篇
综合类   9205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529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61.
利用化学偶联法,将8种不同性质的高分子微球与自制的兔免疫球蛋白偶联,根据偶联量大小,考虑微球的性价比,选择出合适的高分子微球产品.实验对200目的氨基硅胶微球的偶联条件作进一步摸索.结果表明,当偶联时间6~8 h,EDC浓度10 g/L,反应pH为5.0,温度为4℃,蛋白质初始浓度为0.7 g/L时,兔免疫球蛋白的偶联量达到6 mg蛋白/g微球,黄曲酶毒素B1的柱回收率在90%以上,达到放大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62.
采用陶瓷膜技术过滤粗葛根素溶液,渗透通量为200~350 L.h-1.m-2。采用GH4040型超滤膜处理微滤渗透液,在37℃和1.50 MPa下超滤渗透通量可以达到13.02 L.h-1.m-2,葛根素的截留率约为87%。采用膜技术分离纯化葛根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63.
阿维菌素缓释微球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载体,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一种具有缓释性能的阿维菌素微球,研究了PLA的粘度及配比对微球制备以及释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LA用量的减少,微球的粒径逐渐减小,释放速度逐渐加大;随着PLA粘度的增大,载药微球的表皮粗糙度加大,空隙也逐渐增大,释放加快.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载药微球外观为单分散球体,表面粗糙,粒径为10~100 μm.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微球内的药物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证明药物被微球有效包裹.  相似文献   
364.
纳米石墨基导电复合涂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纳米石墨微片作为导电填料,高分子树脂作为粘结剂,制备高导电性复合涂料,研究其电磁屏蔽等相关性能.探讨纳米石墨微片、基体树脂、表面改性剂、溶剂,以及分散工艺和施工工艺对导电涂料的导电性及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石墨微片,质量分数为5%的阳离子分散剂,质量分数为65%的丙烯酸树脂,以及适量混合溶剂为较佳配方,而以机械研磨辅以超声分散是较好分散工艺.通过该法制备得到的导电涂料,其涂膜的表面电阻率低至0.6Ω.m-1,电磁屏蔽效能达到38 dB(1.5 GHz).  相似文献   
365.
为提高氧化锆陶瓷零件微细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表面质量,改善氧化锆陶瓷零件的使用寿命,采用0.9 mm磨头直径、500#磨粒的微磨棒对氧化锆陶瓷进行微尺度磨削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首先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影响氧化锆陶瓷表面质量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低表面粗糙度值的工艺参数组合;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随磨削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顺序依次为:磨削深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当主轴转速vs=40 000 r/min,进给速度vw=20μm/s,磨削深度ap=3μm时,表面粗糙度最小;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66.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DKDP晶体中包裹体形态,并测量了其相应尺寸。结果表明,在DKDP晶体中存在3种不同形态的包裹体,其形成机制各不相同。最后对包裹体进行了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367.
植物内生细菌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冯永君  宋未 《自然杂志》2001,23(5):249-252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能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内,并与植物建立了和谐联合关系的一类微生物,有生物防治、植物促生和内生共生固氮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农田耕作的单一化,使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大为减少。在人们日益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今天,研究和利用植物内生细菌对于替代或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农业生态系统,保持植物微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8.
类型丰富的蕨类孢子与微体藻类在第四纪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然而对其中的大部分蕨类孢子和重要微体藻类所蕴含的古生态与古环境信息仍缺乏深入分析与研究.论文详细地总结和分析了其中的7种(属)重要的化石孢子和微体藻类的形态学特征、产地、时代、分布区域及其古生态环境指示意义,即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 (Desv.)Spring,1843)、水蕨(Ceratopteris cf.thalictroides (L.)Brongn,1821)、短棘盘星藻(Pediastrum boryanum (Turp.)Meneghini,1840)、单角盘星藻(P.simplex Meyen,1829)、整齐盘星藻(P.integrum Ngeli,1849)、刺甲藻属(Spiniferites Mantell,1850,emend Strjeant,1970)以及环纹藻属(Concentricystes Rssignal 1962,emand Jiabo,1978).除环纹藻属的系统位置仍存疑之外,其他化石类型中所对应的植物视其亲缘关系可归属到相应的自然科属.它们分别属于蕨类植物卷柏科(Selaginellaceae)的卷柏属(Selaginella Spring)、水蕨科(Parkeriaceae)的水蕨属(Ceratopteris Brongn)、绿藻门水网藻科(Hydrodictyaceae)的盘星藻属(Pediastrum)、沟鞭藻类刺甲藻科(Spiniferitaceae)以及疑源类系统位置未定亚类的环纹藻属.这些蕨类孢子和微体藻类的植物体往往适应特定的生境,除中华卷柏适应温干气候条件或温暖偏湿的山坡或林下阴处石灰质土壤环境条件外,其他均为与水体环境紧密相联的水生植物.水蕨、盘星藻和环纹藻属于淡水种,适宜在各种大小型自然湖沼湿地和水田、水沟等人工湿地生长和繁殖;刺甲藻则生活在近海海域中,属于咸水种.它们在我国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物中含量丰富,而且在有些层位中个体浓度非常高,因此,这些适应特定生境的蕨类植物和微体藻类成为阐述第四纪古生态与古环境的强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369.
新兴污染物微塑料广泛分布于水体、陆地和大气环境中,大气中的微塑料研究起步较晚,但其潜在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更广.本文以2015年以来发表的大气微塑料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室外环境大气与室内大气中微塑料的分布、来源、迁移过程和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研究表明,大气微塑料已分布于全球大气中,其分布特征与室内外环境、下垫面类型和污染扩散等环境因素相关.大气环境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少量来源于陆地和海洋中积累的微塑料.值得关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中口罩的使用可能加重了大气中的微塑料污染.微塑料在大气环境中可发生悬浮、沉降和扩散等迁移过程,并受到微塑料形态、风力、风向和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微塑料在大气中的扩散,也称大气传输,是全球塑料循环的重要一环.目前多采用混合单质点拉格朗日集成轨迹模型(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HYSPLIT)进行后向轨迹模拟以研究其扩散路径,主要通过统计沉降量并结合空气动力学模型估算其传输量.大气中的微塑料能够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可能通过影响热收支和水循环等因...  相似文献   
370.
微动力机电系统的发展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微动力机电系统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及趋势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双区燃烧微涡轮机、微型往复式电力发生器、微转子发动机以及作者研究的微热光电动力系统.这种新型的微热光电系统具有无运动部件、热量利用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最后论述了微机电动力系统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重点总结了需要解决的一些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