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408篇 |
免费 | 3363篇 |
国内免费 | 189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773篇 |
丛书文集 | 1161篇 |
教育与普及 | 58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2篇 |
现状及发展 | 269篇 |
综合类 | 277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9篇 |
2024年 | 619篇 |
2023年 | 914篇 |
2022年 | 1025篇 |
2021年 | 1021篇 |
2020年 | 1083篇 |
2019年 | 729篇 |
2018年 | 412篇 |
2017年 | 625篇 |
2016年 | 661篇 |
2015年 | 926篇 |
2014年 | 1476篇 |
2013年 | 1400篇 |
2012年 | 1595篇 |
2011年 | 1718篇 |
2010年 | 1702篇 |
2009年 | 1968篇 |
2008年 | 1942篇 |
2007年 | 1881篇 |
2006年 | 1600篇 |
2005年 | 1382篇 |
2004年 | 1158篇 |
2003年 | 1001篇 |
2002年 | 887篇 |
2001年 | 851篇 |
2000年 | 695篇 |
1999年 | 624篇 |
1998年 | 512篇 |
1997年 | 463篇 |
1996年 | 419篇 |
1995年 | 369篇 |
1994年 | 308篇 |
1993年 | 244篇 |
1992年 | 252篇 |
1991年 | 229篇 |
1990年 | 201篇 |
1989年 | 155篇 |
1988年 | 133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0年 | 2篇 |
1928年 | 1篇 |
192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862.
863.
针对实际的多载波码分多址上行链路,在基于最小均方实现的最小输出能量盲多用户检测(LMS-MOE)的基础上,提出MC-CDMA系统下一种基于子空间跟踪和LMS的线性共轭半盲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小区内所有用户的扩频码和伪自相关矩阵的信息使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提高,采用修正的紧缩近似投影子空间跟踪信号子空间,从而避免特征值分解使计算复杂度显著降低。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4.
基于理想点的三角模糊数多指标决策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属性权重和属性值均以三角模糊数形式给出的模糊多指标决策问题,定义了三角模糊数正理想方案和负理想方案,由此给出了三角模糊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理想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所需信息小.最后用该方法分析了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65.
Wang-Mendel模糊模型控制规则的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如何利用系统的模糊模型设计模糊控制器,提出以系统的模糊规则库为基础,提取模糊规则中的信息获得控制规则的方法。以钢铁工业中连续退火炉的加热炉为对象进行了仿真,首先提取描述对象输入-输出映射关系的模糊规则组成完备规则库,并以此为基础提取控制规则补偿输出偏差。仿真结果表明能够达到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6.
王云平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4):20-22
介绍一种高亮度超多位LED数码显示驱动算法——按段扫描算法,该算法既具有成本低的优点,又弥补了亮度受限的缺点.利用该算法,理论上可以达到2 500多个数码管的高亮度显示,彻底解决在显示多位LED数码管时亮度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67.
不完全信息下的群体多属性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群体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不完全信息下的群体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假设方案在主观评价属性下的评价值采用区间数的形式来表示专家评价值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针对每一主观评价属性设定一组与之对应的专家重要性权重值,反映决策者在不同评价属性中的重要性程度,同时考虑到专家评价值的相似度,将专家评价值进行集结得到专家群体关于方案集的决策矩阵。计算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相似度,并以此对方案进行优劣排序。通过实例说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8.
869.
针对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中用户之间的动态相互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构建了波束成形博弈算法数学模型。该算法将不同用户的发射权值调整描述为一个多用户的博弈过程,通过数学推导论证了基于博弈论的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纳什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设计了收敛的发射权值更新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性能以及讨论了代价因子、可调参数和收敛精度等参数对算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0.
制备了羧基化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MWCNT/CPE),并研究了Cu(Ⅱ)-SPAPT络合物在该电极上的吸附伏安行为,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1 mol/L的HAc-NaAc(pH=4.0)中,于-400 mV处搅拌富集一定时间,从-400~600 mV范围内以250 mV/s的扫描速度线性扫描,络合物吸附在MWCNT/CPE表面,于66 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其峰电流与Cu(Ⅱ)浓度在4×10-11mol/L-8×10-9mol/L和8×10-9mol/L-1×10-7mol/L范围内分两段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2×10-11mol/L(富集时间240 s)。同时,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应用于人发中铜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