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87篇
教育与普及   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7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赵健 《河南科技》2007,(8):40-40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物极易腐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食物中毒: 一、不宜在常温下保存剩菜 夏天,即使不过夜的饭菜,一定要及时冷藏,不可在常温下保存,以免给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杜海波  崔腾科 《甘肃科技》2003,19(2):30-30,25
采用文章叙述的虹吸线法推求虹吸订正量,具有采用参数少,直观明了,快速准确的优点,对提高工作效率和降水资料的精度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降水量异常与旱涝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25°~35°N.100°~125°E)范围内利用48个测站1950~1991年降水资料和1470~1974年旱涝等级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6~8)月降水异常和旱涝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推断,得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降水量一般在450~600mm.相对变率为0.25~0.40.历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武汉地区、浙皖赣交界地区以及苏北兴化─东台地区、最小值出现在安徽合肥─霍山地区,20a、30a、50a─遇的异常多降水量的最大值出现在武汉、衢县及兴化─东台地区,异常少降水量的最小值出现在大别山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大范围旱涝连续出现和交替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在长江中游地区汛期旱涝具有50a和20a的周期变化,长江下游地区具有100a和20a的周期变化,本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下游地区降水量波动增加.预计下世纪10~30年代将是洪涝多发期.10~20年代长江中游地区将是干旱多发期.  相似文献   
15.
GMS—5红外资料反演大气可降水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用GMS-5红外亮资料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分裂窗统计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8月应用样线铗日法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夏季啮齿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220只,根据生境状况、物种组成和优势种将其归为4个群落,并根据各群落的优势种进行了命名,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Simpson的优势度指数和Whittaker相似性指数,分析了该保护区夏季不同海拔高度啮齿动物群落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最大的都是位于中海拔(1800-2500m)受到中度干扰的次生灌丛、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通过对群落相似性指数的计测可以看出生境类型与物种分布具有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潘卫明 《科技资讯》2005,(22):39-40
在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工艺要求夏季供冷的场合,则由于同样单位前提下制冷比制热耗能和费钱更多,且近年来旅游宾馆、商场、办公等建筑越来越多,加上家庭用空调的剧增,使空调能耗激增,夏季空调耗电已日渐成为能耗大户,空调节能已日渐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胡德胜 《科学世界》2005,(11):67-67
地球变暖带来的降水量变化日趋明显 地球变暖的加剧,带来了降水量的增加,而降水量的增加往往与一些灾害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侵袭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以及登陆日本的14号台风,所以搞清楚地球变暖带来的降水量变化情况至关重要。此次,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仿真模拟试验揭示了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NaOH溶液吸收CO2原理,对西安南郊和蓝田不同成因土层CO2释放量进行了观测,探讨了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资料表明,关中地区夏季土壤(厚土层)CO2释放量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负相关,CO2释放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般滞后4~6h;而薄土层土壤CO2释放量变化规律与气温变化规律正相关,CO2释放量不存在“滞后性”,且释放量明显小于厚土层;土壤CO2释放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天气密切相关,温度高、天气晴朗时释放量大,反之则小;厚土层CO2释放量白天小于夜间,白天约占1/3,夜间约占2/3;薄土层CO2释放量白天大于夜间,白天约占2/3,夜间约占1/3,薄层土CO2观测揭示了CO2释放量和变化规律都与土层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近30年来宝鸡夏季旱涝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宝鸡30年(197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和谐波分析方法对宝鸡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及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不同级别旱涝出现的几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以及阶段性和群发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