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140篇
教育与普及   1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78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41.
11-year satellite altimeter sea surface height (SSH) anomaly data from January 1993 to December 2003 are used to present the dominant spatial patterns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urface circulation through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The first three EOF modes show the obvious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SH in the SCS. EOF mode one is generally characterized by a basin-wide circulation. Mode two describes the double-cell basin scale circulation structure. The two cells were located off west of the Luzon Island and southeast of Vietnam, respectively. EOF mode three presents the mesoscale eddy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SCS, which develops into a strong cyclonic eddy rapidly from July to September. EOF mode one and mode three are also embedded with interannual signals, indicating that the SCS surface circulation variation is influenced by El Nino events prominently. The strong El Nino of 1997/98 obviously changed the SCS circulation structure.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re existed a series of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western SCS, and their temporal variation indicates intra-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signals.  相似文献   
242.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1950~2003年逐日平均NCEP资料,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北半球SSW具有多发性,在这53年里共发现了69次增温事件,平均每年一次以上,有些年份甚至出现2~3次;SSW中心位置随高度变化,在较低层(16 km附近)中心位置大部分偏于西半球的北美北部到北极地区,高层(30 km附近)附近其中心多偏于东半球欧亚大陆的北边到北极地区;北半球SSW最先发生在30 km附近的欧亚大陆以北地区,然后由上向下延伸和传递,同时中心位置也逐渐转到西半球的北美大陆北端;在北半球发生SSW期间,平流层温度场和环流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对流层,引起对流层温度场和环流场的变化.对2002年9月发生在南半球平流层的一次强爆发性增温进行分析表明,南半球的这次SSW发生时表现出的特征与北半球稍有不同,在较低层(16 km附近)SSW中心出现在东半球的南端,在较高层(25~30 km)SSW中心位于西半球的南端.  相似文献   
243.
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将周期强迫复域Duffing系统表达为T-S模糊模型,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方法,设计出一个新的状态反馈模糊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地控制周期强迫复域Duffing系统的混沌时间轨迹到其零平衡点,且控制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244.
以无机黏土作为交联剂制备了新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黏土纳米复合水凝胶(PNIPA/Clay),对其结构、温度敏感性和消溶胀行为等进行了研究.透射电子显微镜(TFM)和扫描电镜(SEM)表明,无机黏土被剥离成纳米尺寸的片层,均匀分散在凝胶网络中,起交联荆的作用.PNIPA/Clay纳米复合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温敏特性,在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附近其溶胀度发生突变,但溶胀度下降幅度却随黏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交联剂用量对PNIPA/Clay水凝胶和传统PNIPA水凝胶消溶胀速率的影响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无机黏土含量越少,PNIPA/Clay水凝胶的消溶胀速率越快,而传统PNIPA水凝胶的消溶胀速率却随着化学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45.
针对病态总体最小二乘谱修正迭代算法的不足,基于复共线性综合诊断,合理判断参数估计是否受到复共线性危害及危害程度,然后制定精准的正则化策略,提出了基于信噪比检验的病态总体最小二乘谱修正迭代算法,根据信噪比检验结果确定谱修正矩阵,根据改造的L曲线法确定谱修正参数.最后通过模拟算例验证了该算法求解病态总体最小二乘问题的数值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6.
247.
以Al和B2O3为原料,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方法制备出纯的Al2O3/AlB12/Al复合陶瓷粉体,然后在N2保护下1600℃热压烧结2h制备出Al2O3/AlB12/AlN复相陶瓷。采用XRD和SEM技术分别表征了Al2O3/AlB12/Al复合陶瓷粉的相和形貌以及Al2O3/AlB12/AlN复相陶瓷的相和断口形貌。采用三点弯曲法和压痕法分别测试了Al2O3/AlB12/AlN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室温下Al-B2O3体系的绝热温度大于1800K,因此可以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方法点燃Al-B2O3体系,并制备出纯的Al2O3/AlB12/Al复合陶瓷粉体;Al2O3相和AlB12相是分别通过液-液反应机制和液-固反应机制生成;Al2O3/AlB12/AlN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549.48MPa和5.96MPa·m1/2,分别比纯Al2O3陶瓷的350MPa和4MPa·m1/2高56.99%和49%,这可能是原位反应生成的细小AlN颗粒增强增韧了Al2O3基陶瓷。  相似文献   
248.
在复映射 f(z,c) =z-2 +c的广义Mandelbrot集中 ,发现了主周期芽苞的标度规律·用符号动力学中的方法对其做了研究 ,给出了主周期芽苞字的规律 ,及字相应的提升方程 ,通过解字提升方程 ,给出了任意精确常数 μ的算法 ,通过大量的计算机计算得到了一个常数 μ =1 ·标度常数为 1的情况在复映射的标度常数研究中为首次发现·提出了常数 μ普遍存在于一般有理迭代的广义Mandelbrot集中的猜想  相似文献   
249.
研究了Hermite部分为半定定的复方阵的性质,Hadamard乘积与Kronecker乘积,推广了一些现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50.
根据数据库中传统数据模型对于可分数据项的不适应,本文提出了复表数据模型,讨论了基于此的数据依据及演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