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59篇
系统科学   1009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0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432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395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维两相流数值试井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基于混合PEBI网格的三维两相流数值试井模型,内容包括:物理模型的建立,网格剖分方法,控制方程的离散格式以及内、外边界的处理方法。用单相流双重介质和双渗介质解析解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对3层油藏两相流试井曲线特征分析发现,多层两相流动试井曲线特征与单相流动双重介质的曲线特征相似。因此。有可能寻求一个参数关系将双重渗透介质试井问题与三维两相流试井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减小多相流试井分析的难度和多解性。径向PEBI混合网格与数值试井模型的结合应用,给出了三维两相流、有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的不稳定渗流产量隐式表达式。  相似文献   
62.
FPGA/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在系统配置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基于SRAM技术的CPLD/FPCA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编程方法,并以ALTERA公司FLEX10系列器件为例,提出了一种利用微处理器对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在系统多方案配置的实用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廉、简单易行,能在系统复位或上电时自动对器件编程,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基于SRAM的CPLD/FPGA器件掉电易失性的问题,而且使单一芯片可以具有多种逻辑功能,实现了该类器件逻辑功能的在系统多方案的灵活配置。  相似文献   
63.
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渗流问题的压力不稳定响应 ,考虑了储层的双重介质特征和分形特征以及应力敏感地层中介质的变形问题 ,建立了新的应力敏感地层双重分形介质数学模型 ,包括只有裂缝发生形变和裂缝与岩石同时发生形变时定产量生产的两类数学模型。渗透率依赖于孔隙压力变化的流动方程是强非线性的 ,故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这些数学模型。探讨了分形参数、变形参数和双重介质参数变化时压力的变化规律 ,给出了典型的压力曲线图板。这些结果可用于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64.
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无因次分析法对低渗透岩心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得出新的渗流规律。具体表述为 :低于亚临界雷诺数 (Rem=8.5× 10 -5)为非达西渗流 ,其运动方程为v =c(dp/dl) 3 ;高于亚临界雷诺数为达西渗流。从微观角度出发 ,应用边界层理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渗流规律。运用新的运动方程 ,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根据拉氏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 ,求得了有限半径井的实空间近似解 ,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验证了近似解析方法的可行性。对低渗透油藏的压力动态特征以及边界对压力动态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 ,低渗透油层试井曲线的压力动态特征为 :短时曲线与达西渗流模型相似 ,而长时曲线则受到非达西渗流的影响。对于恒压边界油藏 ,压力趋于稳定的时间比达西渗流要迟一些 ;在无限大地层中 ,其导数曲线是一簇平行的倾斜线。对于同一区域低渗透油层试井曲线 ,其导数曲线出现“阶跃”的时间较迟的井区 ,流动系数比较好 ;反之则较差  相似文献   
65.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了启动压力、毛管力、重力等因素的情况下 ,推导了低渗透油田油水两相渗流时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的数学模型 ,并分析了上述 3种因素在数学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于水湿油藏 ,毛管力和启动压力的存在使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液指数增加 ,重力则使无因次采液指数降低 ,而对含水率的影响与地层倾角有关。 3种因素均对无因次采油指数无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对胜利油区大芦湖低渗透油田的含水率和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进行了实例计算 ,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6.
针对边水驱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 ,提出了边水调剖技术 ,同时对调剖井点的选择、调剖剂的筛选、调剖剂用量的确定、调剖施工工艺等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向优选的调剖井注入调剖剂 ,可以控制边水的侵入方向和推进速度 ,从而增大波及系数 ,提高最终采收率。 2 0 0 0年 5月到 1 1月 ,对高 1 0 4 5区块 8口井进行了边水调剖试验 ,共注入调剖剂 1 851 6m3。调剖后 ,内部井的含水率下降、产量回升 ,明显提高了区块的采收率。数值模拟预测结果表明 ,调剖增油超过 70 0 0t,投入产出比大于 1∶2。  相似文献   
67.
岩爆是深井开采中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矿床开采由地表、浅部向深部转移,这一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传统的关于深井开采过程中岩爆问题的研究,由于没有或较少考虑系统整体性,按照还原论的方法进行,取得的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尚存在较大距离。文章通过对深井开采系统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深井开采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于这种系统的研究,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采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将专家群体(包括地质专家、采矿专家、系统工程专家、计算机专家、岩石力学专家等)、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以人为主、人机结合的交互系统。通过集成各种知识,获得对问题的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在工程实践中发挥具体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8.
针对笛卡尔网格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不能精细模拟油藏特殊区域的问题,在综合一些自动网格生成算法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适合于有限体积差分的网格自动生成算法,用面向对象语言C^ 开发出能对油藏特殊区域生成柔性网格的全隐式油藏数值模拟软件-VGRNS,并通过实例将此软件与笛卡尔网格划分的油藏数模软件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69.
为改善油区断块开发效果对开发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烟道气驱为最佳开采方式,即将烟气与高压含油污水混合,同时从油管注入油层,并建成一套注入系统装置。试验表明,处理注入烟气这套装置用于不干扰锅炉正常燃烧条件下烟气采集;将温度降低140-160℃以满足压缩机入口条件;利用旋流子进行离心和纤维过滤,将95%-98%的烟尘滤除;脱水之后使其露点降到-20℃以达到深度除水;两级压缩以达到油层要求的注气压力15MPa;加入泡沫剂或缓蚀剂等,以满足油层所需药量及药压。现场生产初步验证,注烟气的效果介于注CO2气和注N2气之间。在单纯蒸汽吞吐已不能产油时,经烟道气双注后,原油日产量达到26t,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0.
为提高孤南131断块油藏的采收率,在加强油藏精细研究、深化油藏认识、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复合解堵工艺、水力割缝技术、完善注采井网、优化生产参数等进行调整挖潜.经矿场实验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采收率由24.8%提高到29.0%.该油田的成功经验对类似油田的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