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日语的声调为高低型,一个假名代表一个音节。其中,名词按音节数排列起来,可分成平板式和起伏式,当名词后接助词、助动词时,原声调若是平板式时,则句节平接;若为起伏式,后接的助词、助动词均要低读。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贵州兴义方言语音的调查,总结出兴义方言的语音系统、兴义方言语音与普通话比较的特点以及同音字汇,兴义方言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有19个、兴义方言韵母有30个、兴义方言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调值是44;阳平,调值是21;上声,调值是42;去声,调值是13.  相似文献   
113.
文章运用语音实验的方法对广灵方言的声调进行研究,并对其基频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该方言声调的类型及分化情况,讨论其基频变化和音域范围,最后得出广灵方言中共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52)、阳平(41)、上声(44)、去声(413),其中阴平和阳平有合并的趋势.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广灵方言声调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描写,为今后深入研究广灵方言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4.
铜鼓苗语状词非常具有特色。通过探究铜鼓苗语状词的单音节、双音节等类型,发现随声、随韵、随调以及重叠式的使用是构成状词的主要手段。根据状词表达的意义类型,可分为情貌状词、速度状词、声音状词等七类状词。由于铜鼓苗语的声调具有表义功能,因而声调决定了状词的情态功能和褒贬功能,不同的调类之间既有相似意义也有相反的意义。通过状词修饰对象的对比,发现认知理据也是能否产生丰富状词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5.
以南宁市白话九个声调 :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中阴入、阳入为纲 ,系统分析了南宁市白话九个声调与普通话四个声调、中古音四个声调的主要对应关系及非主要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6.
该文提出了一个动态的生长型树型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用以模拟英语母语者汉语声调的认知发展。该网络既克服了传统的Kohonen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固定网络结构限制以及容量有限性,又克服了其他类似动态网络的较弱的拓扑映射特性,可以较好地模拟英语母语者汉语声调认知的发展。模拟结果跟实验结果呈现出非常好的一致性,既证明了行为实验中汉语声调的动态发展过程,也为汉语声调认知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机理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7.
由于汉语是声调语言,在连续语流中韵律词重音不仅会受到其所在韵律层级的影响,也会受到调型组合的影响。该文在大规模连续普通话语音数据库的基础上,从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2方面对韵律词重音感知作了细致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韵律层级和调型组合条件下,重音感知呈现出规律性差异,主要表现为:1)随着韵律层级的上升,时长和基频都随着重音级别的增大而增大,但基频对重音感知的影响更大;2)在相斥的调型组合下,时长对重音感知的作用要显著高于其在相容调型组合下的作用;3)在连续语流中,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模式没有显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8.
湖南益阳市大通湖区现代方言属于新湘语中的长益片长株潭小片,其中声母19个,韵母33个,声调5个。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及声韵配合关系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描述了该区方言语音系统并揭示其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119.
《周书》作为唐朝人撰写的有关北朝的史书,其中保留了不少有关北朝时期的语音材料。这些语音材料,反映了北朝后期和隋至初唐时期北方语音方面的一些特点,有声母方面的,也有韵部声调方面的。有些材料所反映出的语音特点,与颜之推在《音辞篇》中所谈到的北人语音特点一致。其中几条特殊语音材料所反映的语音现象,似乎可以看成是北杂夷虏的遗迹。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