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2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定量光谱仪等对465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Ⅱ级过热器管爆口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宏观及微观形貌观察、材质化学成分以及结构和运行状况分析,探讨了过热器管材的失效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CFB锅炉内颗粒的冲刷与撞击造成过热器管屏的磨损,磨损引起的壁厚减薄是管材失效的主要原因,磨损机理主要是冲刷磨损和高温腐蚀相结合的冲蚀磨损;管子内压应力与管系应力加速了爆漏过程,是造成过热器管撕裂爆口的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固体热载体煤热解工艺的开发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炭低温热解工艺的发展,对国内外几种典型的以固体热载体作为热源将煤热解的工艺进行了比较和评述。针对目前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认为将循环流化床燃烧和煤炭低温热解组合成技术集成系统,实现热、电、油、气多联产,在燃煤电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3.
周智勇 《科技信息》2007,(10):57-57
本文针对目前一些小电厂机组容量小、污染严重,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安装循环硫化床锅炉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笔者在文中浅谈一下安装循环硫化床的优点。  相似文献   
94.
不同光催化反应器降解有机物的性能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苯系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研究中 ,采用了三种反应器 :间歇式平板反应器 ,连续流平板反应器及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连续流平板反应器可利用太阳光源 ,Ti O2 /砂子催化剂用量 0 .1 1 g/cm2 反应器 ,在一个日照的条件下 ,较低浓度的苯酚溶液可达到 72 %的去除率 ;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内设 2 0 w紫外光灯一支 ,使用 Ti O2 /GAC催化剂 ,在一定的气、液上升流速下可以形成充分发展的流化床 ,反应效率高 ,可以全天候运行 ,运行容积负荷 9.45 mg苯酚 /L·h.  相似文献   
95.
气固流化床密度和床高的测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气固流化床选煤系统被控对象特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逆控制方法解决具有非线性多变量特点的气固流化床密度和床高的控制问题,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介绍了流化床密度及床高逆系统控制方法,并获得较好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6.
97.
PFBC-CC发电技术的进展及创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和分析了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发电技术在国外的进展以及国内由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贾汪PFBC-CC中试电站的研究开发、建设和成功试验运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出了发展部分气化循环床燃烧联合循环(PGCFB-CC)的创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8.
为了开发喷动流化床生物质裂解反应器,建立了一床内径为150 mm的有机玻璃冷模实验装置,在室温下考察了不同喷动气和流化气流速时,床锥底角对床层流动特性的影响.就所考察的分别为60°、75°和90°的床锥底角,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颗粒循环量和床层压降随锥形角度先减少后增大.另外床锥底角对床层的稳定性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实验现象发现对于本装置,床锥底角度为90°的分布板为最佳.  相似文献   
99.
利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内不同轴向和径向位置压强的脉动信号。根据压强脉动信号波形和频域的分析结果,研究了三相流化床不同空间位置压强的脉动特征。发现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床层不同轴向位置上压强的脉动特征不同,而不同径向上压强的脉动特征则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00.
根据因次分析与气固流动压力损失提出了快速循环流化床中压力沿床高分布的计算式,由此公式来计算轴向固体容积率.本文使用此式对从众多作者不同条件下取得的数据进行拟合,表明该式能与不同系统的实验数据很好地符合,为快速床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