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9篇
教育与普及   1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5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22.
章武媚 《科技资讯》2006,(21):134-135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我们根据学校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即形成了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基于电子作品创作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23.
声乐演唱作为二度创作,其使命不仅要使原作鲜活再现,还需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打破心理预期”便是通过抓住审美主体的情绪体验,在不破坏作品完整性的前提下,以音乐的细节着手进行艺术再创造,从而实现审美主体的审美感觉。  相似文献   
24.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歌唱发声来讲,歌唱呼吸是发生的动力。本文阐述了声乐教学中的呼吸方法、训练方法及歌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5.
26.
】《谢眺与李白研究》一书的编者作者们,基于对李白诗作《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小谢”的误释,大做李白与谢眺关系如何如何的文章。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其错误:1从李白作品所涉谢眺者看,没有一首是李白以谢眺自拟;2从李白的思想抱负看,他也绝不会以谢眺自拟;3从李白的行文习惯看,他从不以大小谢指谢灵运和谢眺,更不以之谕指叔侄关系;4从诗的内容看,“小谢”应指“大谢(灵运)”之族弟谢惠连,李白用之指叔父李云之弟李华。结论:李白当时在宣州谢眺楼所饯者有李云及族弟李华,此二人均为李白叔父行  相似文献   
27.
三维解读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他早期的童话作品却得到了一致的好评。《夜莺与玫瑰》以其深刻的主题、纯美的意象、诗化的语言和戏剧化的情节使它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其作品的艺术美、精神至美和美文思想又使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他对生死和人生的哲理思考也在作品中有深刻的反映。所以,只有从文学、美学和哲学的三维视角才能比较全面地解读王尔德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28.
钢琴伴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在声乐伴奏中,它是配合歌唱成功的完成声乐作品的关键,本文分析、阐述、说明了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数字化教学实现了声乐教学直观化,拓展了声乐教学的领域。将数字化技术引入音乐教学之中,利用科技改进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0.
文学史问题涉及到对于文学的历史角度的理解。这里历史不能仅看作时间的变化过程,历史实际上是在时间的变化中,所涉及到的事物的变化的过程。这里,变化过程作为一个实际发生的事实层面的东西,我们可以保有基本的共识;可是,它作为一种带有评价、阐释意味的对象,则站在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上就会有不同的见解。对于文学史来说,因为所接触的对象是文学,而文学是涉及到情感、心灵层面的,研究文学的人需要在研究中保有理智的同时。也还需要有最初的也是最终意义上的情感的把握,这样,对于同样的文学史的事实,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描述和评价。在这样的文学史的现状面前,就需要有理论来面对、梳理和陈述。 以下的一组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文学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张荣翼的《意义蜕蚀和经典化》,论说文学文本在文学史中的变化规律,其中意义蜕蚀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作品发表之后就开始经历一个逐渐被人淡忘的过程,可是有少数作品可以摆脱这样的宿命,成为不同时代共同尊崇的对象,那么这样一种看似悖反的现象其实在背后都有着一种背离当时创作的状况存在,这样两种不同的现象背后的共同点就算得到了一个解释。李松的《文学史研究的互文性视角》,强调从互文性的、对话的视角看待文学史,尝试说明以一种跨文化的文本研究来解释文学史,论文中论说的文本的交互性和生产性这样两个角度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尹小玲《文学史叙述与权力控制》,从话语秩序的建构有着权力的参与这一角度来理解文学史的叙述功能,其中对于文学史选取材料的问题和文学史的经典化问题的论说,对于当今的文学史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种意见。夏宏更倾向于从比较具体的文学史问题来切入文学史的理论,他的文章标题为《长恨此身非我有——从苏轼看文学史对思想史规约的漫溢》,在他看来,文学史的各种教材专著中,往往首先给作者一种思想定位,然后以此定位来解释其作品,而这样做的结果就可能是误解和曲解了作品本身的鲜活的含义,结合到文学理论中所谓“形象大于思想”这样的说法,应该说夏宏之说不无道理,而阅读他对于苏轼的创作的分析,还是可以给予人一些启发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