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对壮族聚居的忻城县享受财政自治权待遇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对该县享受财政自主权,自治权有名无实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壮族聚居县如何才能切实享受到财政管理自治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2.
作为壮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开天地造万物,并带领壮民们进行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反抗压迫,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大的社会力量,使壮民族得以生存与繁衍,发展成一个文明开化的民族。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来看待布洛陀信仰,不仅可以追溯到壮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关系,而且在弘扬壮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壮族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上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3.
壮族文化生态的竞生之美表现为壮族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对自身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其典型形态是壮族歌圩。壮族文化生态的竞生之美在张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保持着对自然物的尊重和崇拜 ,没有产生人与自然严重对立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4.
“异化”策略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提倡“存异”而非“求同”,在译文中体现源语文化特色,从而丰富译语表达。壮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形成了意象丰富的壮族文化负载词,体现了鲜明的壮族文化的本土性、宗教性和民俗性。采用“异化”策略对壮族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有助于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丰富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195.
“影瓦(yen11wa12)”,壮泰语花样的意思,即剪纸艺术。壮族是一个充满艺术灵性的民族,尤善于刺绣和剪纸。其五彩碎布相簇成锦,绚丽多姿,相映成趣。壮锦的纹饰、图案和色彩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当以反映壮家人群体意识的图案为最,壮家的剪纸便是这些图案的再现和写照。艺术源于生活。在壮族宗教活动中大都可见数丈高的纸塔、数米长的纸屋,纸马、纸桥、纸幡等更是比比皆是。这些斑斓璀璨的“影瓦”作品正是艺术对生活的回应。文山地处云南边陲,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族文化自古就折射着迷人的魅力。文山师专美术系第二…  相似文献   
196.
壮族抒情悲歌是壮族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发现,在广西桂中一带形成了一个“悲歌文化圈”。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对其研究具有多学科价值。文章试图从女性文化学的视角来对壮族抒情悲歌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97.
歌谣的韵律结构是最具民族特色的 ,它是鉴别歌谣的民族属性的最为可靠的尺度之一。壮族歌谣的韵律结构与越南越族歌谣的韵律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不仅像汉族歌谣那样押脚韵 ,更为奇特的是押腰脚韵和押腰韵。壮族和越族同为古越人的后裔 ,其歌谣有共同的韵律结构 ,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而是两个民族原始共同文化的遗存  相似文献   
198.
明清时期汉文化在桂西壮族地区广泛传播,促进了壮族文化的转型,形成了壮族文化的特点,对壮族文化心理产生深刻影响,推动了壮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9.
试论壮族民间故事所体现的壮族人民的伦理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民间故事是壮族民间文学的主体,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根据自己的爱憎好愚而创作的.是壮族人民世世代代社会活动的记录.它体现了壮族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勤劳勇敢、好善鄙恶、尊老敬老等优秀高尚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200.
歌圩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历代文人学者对流传于壮族地区民间一种聚会对歌传统的汉语表述。其在各地壮族民间有不同的称谓和表现形态,流传于广西西部德靖一带壮族社会的“航单”是其中的一种。在总体把握时间、空间、实践主体等特性的基础上,描述其结构网络,进而考察其主要活动。从中可知,这个节日与男女两性的聚会对歌活动确有密切关系,但也包含着宗教、经贸等方面的内容。近年来,随着自发性歌唱活动的日益衰落,有组织的对歌比赛在“航单”中的地位得到强化,显示了歌圩对“航单”传统自上而下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