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平果壮族嘹歌为我们了解古代壮族人民的婚恋、婚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壮英民族婚姻习俗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2.
刘三姐歌谣是壮族民间教育的源泉和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探讨刘三姐歌谣与壮族民间教育的渊源关系,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壮民族现代文明和谐社会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文山壮锦图案至今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山壮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村寨依山傍水,民风古朴自然厚重。作为文山壮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壮锦图案是最具代表性的多姿多彩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13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面临机遇与挑战.板鞋运动是壮族最具特色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民族体育项目.通过SWOT分析,分析了板鞋运动自身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承发展板鞋运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5.
广西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大约开始于北宋时期,历时千年,是壮族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阶段。而土司职官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巩固统治,便组建自己的武装。称之为“土兵”,以便安土保境。这些土兵亦兵亦农,闲时耕田种地积蓄粮草,战时服从官府和土司的征调。土司的这种军事制度完全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它对壮族武术的影响无论是表现形式、技击原理还是兵法战术思想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时又是中原武术和各民族武术的融合时期,武术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这对壮族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6.
那桑、平安、坳背是广西壮族地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三个较有代表性的个案,其发展的历程和相关的经验教训对壮族其他地区农村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7.
当代壮族的聚启区与历史上实行壮族土司制度的区域是一致的。壮族土司文化之歌圩文化、社庙文化、审美文化、建筑文化、山水文化各有特点,可以将其打造成为广西3个旅游文化圈过渡地带中最闪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8.
广西壮族与云南傣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傣族语言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干栏”是其传统民居建筑。由于傣族很早就从岭南向南迁徙,两个民族分化后分别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因此,其“干栏”式建筑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对壮族聚居的南乡镇享受自治权待遇的情况作了全面的考察,分析了南乡镇没有充分享受自治权待遇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依据史料和语言调查材料论述了壮族与老挝老龙族、泰族的渊源关系,认为老挝的老龙族、泰族是从中国的壮族迁徙出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