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1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246篇
系统科学   104篇
丛书文集   245篇
教育与普及   26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1篇
现状及发展   44篇
综合类   7094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13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应立足于自主发展,加强自身五个方面的修养,还要立足于提高和增强批判意识与创新能力、学习与研究能力、教育审美能力,从选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学术创新等方面建立起适合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环境,使青年教师专业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2.
介绍了碳纤维织物的粘贴加固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就碳纤维的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做了论述,指出外贴碳纤维布进行结构加固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桥梁的施工工艺做以探讨,指出碳纤维材料使桥梁工程加固技术研究更上一个台阶,必将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总结心内膜弹力增生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16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1例,出院随访15例,均未发现心衰,10例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规律、长期合理治疗,能降低患者死亡率,并可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5.
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氯化聚氯乙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特征,并进行了去除地下水中铜、铅、镉等重金属阳离子的过滤试验,包括直接过滤、加土壤过滤、加硅藻土过滤和胶束强化过滤。结果表明,最佳的过滤工艺是胶束强化过滤,其最佳试验条件是10层膜过滤和5mmol/L的SDBS浓度,对铜、铅、镉的去除率分别超过73%,82%和91%。  相似文献   
26.
1.ABT生根粉.用10毫克/千克的ABT4号生根粉水溶液浸泡辣椒苗根系10~15 分钟,然后定植,可加速生根,增强植株长势,早熟增产.  相似文献   
27.
本文提出一种统一描述引力场、规范场及自旋自相互作用的纤维丛理论.它把现有的挠率概念包含在其中,如Cartan理论、Brans-Dicke理论、规范引力理论等.本文还给出了一种拉伸纤维的映射,它为进一步探讨挠率产生的几何机制和物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28.
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宏观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高含水开发期油藏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流体性质和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而经典数值模拟并没有考虑微观孔喉特征的影响。为此建立了描述微观孔喉特征的地层孔隙网络模型,并对构成网络的基本连线单元进行改进,使网络模型能更细致地描述油水分布特征和水驱油微观机理。利用逾渗理论计算了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并将其应用到经典数值模拟计算中,实现了微观渗流机理与宏观数值模拟计算的结合。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得到的基于微观特征的剩余油分布更符合地下实际流体分布,其结果可为调剖堵水、化学驱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9.
企业的生命力取决于它能否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为此,只有通过持久的技术创新才能实现.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高风险活动,因其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对技术创新进行风险分析,科学地控制和防范风险,对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