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MMA基混凝土修补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破坏最普遍的形式,如不及时对裂缝修补,将造成混凝土由表及里的破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采用性能优良的修补材料进行修补,对提高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甲基丙烯酸甲脂(MMA)基混凝土修补材料是由MMA和引发剂、增塑剂等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粘度小、凝固体强度高、与混凝土粘结牢固等性能。通过对MMA基混凝土修补材料的合成,详细探讨了引发剂和增塑剂对材料粘度以及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材料的粘度变小,引发剂的适宜质量分数是0.6%~0.7%,增塑剂浓度的增加使粘度增大,修补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了修补混凝土的要求,变形性能良好,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变形。  相似文献   
62.
固体超强酸TiO2/SO^2—4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导了以固体超强酸TiO2/SO^2-4代替浓硫酸催化合成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同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如:催化剂的制备、用量及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3.
用固体氯化物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丁酯和乙酸酐反应合成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1)酯化反应:柠檬酸∶正丁醇为1∶3.5(mol);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5h,催化剂用量0.7%;(2)乙酰化反应:柠檬酸三丁酯∶乙酸酐为1∶1.6,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h,催化剂用量为0.06%。酯化收率为96.3%,乙酰化收率为98.5%。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的超细Al2O3粉末催化合成了增塑剂偏苯三酸三异辛酯。在考究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偏苯三酸酐转化经影响的基础上,测定了TOTM的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当催化剂浓度为0.4,酸醇比为1:4,反应温度为190℃-220℃时,反应活化胡Eα=42.4kJ/mol。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废涤纶料和异辛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步合成新型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的投料配比对产率、产品性能的影响.催化剂及其用量对反应速串的影响,经实验筛选出以钛酸四异丙酯及其复合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10~220℃,原料配比废涤纶∶异辛醇=1∶(2.8~3.2摩尔比)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6.
本文报导了目前环氧油类增塑剂研制的情况,以及对环氧葵花油合成的实验原理、合成方法、环氧葵花油的精制、质量控制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对合成过程中影响环氧值的两个重要条件:即双氧水和冰醋酸的用量做了大量实验,确定了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7.
S2O8^2-/TiO2-SiO2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体超强酸S2O8^2-/TiO2-SiO2为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重复使用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5.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94%,反应时间为6小时,反应温度为130℃,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3.4%。该催化剂具有制备简便,与产品分离容易,不易腐蚀设备,重复使用后仍保留良好的活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8.
秸秆与污泥混合堆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强制通风堆肥技术将干化池污泥与秸秆混合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对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与通风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水分、耗氧速率、微生物含量及腐熟度指标中的NH4^ -N、NO3^- -N含量的变化情况及堆肥结束和腐熟时期的种子发芽率,并测试了堆肥肥效指标.堆肥处理可以实现顺利升温并在50~55℃维持5d以上,达到杀灭致病菌要求的条件,使污泥生物稳定化,作为生物有机肥使用.又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利用堆肥过程降解模拟增塑剂污染物的情况.结果表明堆肥处理可使该增塑剂发生显著的降解,其生物修复作用可以用于消除污染物.  相似文献   
69.
以传统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参比对象,研究了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壬酯(DINCH)、聚酯3种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增塑PVC体系的效果,对其力学性能、低温性能、稳定性能与光学性能等做了全面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力学性能上,DOTP增塑PVC的效果最佳;在低温性能上,DINCH增塑PVC的效果最佳;在稳定性能上,聚酯增塑PVC的效果最佳;在光学性能上,DINCH增塑PVC的效果最佳。由此可见,针对不同使用领域,DOTP、DINCH和聚酯可取代统增塑剂DOP。  相似文献   
70.
采用Bellcore制膜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PVDF-HFP共聚物型多孔聚合物隔膜;研究了增塑剂DBP对该聚合物膜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影响.研究表明,随增塑剂含量增大,离子电导率不断提高,在增塑剂与溶剂体积比大于等于20%时,离子电导率可达10-3S.cm-1;在增塑剂与溶剂体积比为10%~30%时,该聚合物膜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在4.3 V以上,均能满足锂离子电池的要求,并且随增塑剂含量的增大,电化学稳定窗口先增大后减小,在比值为20%时达到最大,为5.3 V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