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马铃薯应用“高巧”种子包衣剂在张易镇种植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当地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庄薯3号为供试品种。试验设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10m×6m=60m2,等行距排列,排距80cm,行距60cm,株距0.28cm,667m2播种4000株,每小区播种10行,360株马铃薯。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高巧包衣剂拌种平均产量达到1581.6kg/666.7m2,比不拌种增产19.8%,比常规拌种剂增产11.7%,产值达到1518.3元/666.7m2,净产值达到813.7元/666.7m2,比不拌种净增产值17.07元/666.7m2,投产比达到1:2.1,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马西油田的实际出发,通过对该油田板二油组地质特征、压裂工艺的数理统计、分析、研究,运用微机数据处理,建立了高压、厚层状、低渗透、低饱和油藏,压裂平均日产、有效天数及累计增产油量的数学模型,对压裂增产效果的预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3.
旱地雨水入渗、地表覆盖种植与节水增产效益定西地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尚新明,郭彦彪 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及时空分布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降水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与主要农作物(小麦)生长时期相错位,导致农作物的生长依赖土壤前期的储水。因此,...  相似文献   
94.
研究针对我省水稻生产上缩籼扩粳,推广旱育秧以后恶苗病严重和培育健壮秧面临的实际问题,研制成功多功能复配剂--秧苗健壮灵;形成了培育水稻健壮的新型化学控制增产技术,为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95.
曹春利 《遵义科技》1999,27(2):26-29
为探索黔北娄山以南中低海拔(1000米-600米)泊稻油生产区旱育大苗直插的增产效果,1998年在绥阳县海拔850米的蒲场镇坝区设置了旱育大苗秧与旱育场坝两段秧栽培的对比观察试验。试验结果旱育大苗秧较两段秧增产3.1%。  相似文献   
96.
新型压裂改造技术-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发展进步是成功开发致密油气藏的巨大推动力。体积压裂可使致密储层形成裂缝网络系统,提高单井产量和油藏的可采储量[1-2]。体积压裂技术对储层进行三维立体的改造,根据裂缝网络的复杂特征,本文提出了数值模拟FNDP模型,建立三维复杂裂缝网络模型,有效的将复杂裂缝网络系统及其渗流规律进行表征,对影响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的5个地质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并对其增产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体积压裂对储层渗透率较小的致密油藏改造效果显著;次生裂缝导流能力越强,体积压裂的增产潜力越强。研究成果为致密砂岩油藏体积压裂的开发方案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7.
对油井打完以后的环形区域渗透率低于环形区域外岩层渗透率,也即低于岩层原始渗透率的原因以及应力的重新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由于应力的变化对渗透率变化和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同时也对油井割缝后的应力重新分布和渗透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磨料射流割缝后增产、增注的机理。  相似文献   
98.
低渗透油藏气驱产量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注气开发油藏产量预测油藏工程理论方法报道极少。为增加注气方案可靠性,提高注气效益,从气驱采收率计算公式入手,利用采出程度、采油速度和递减率之间相互关系,推导出气驱产量变化规律;结合岩芯驱替实验成果和油田开发实际经验,提出了气驱增产倍数严格定义及其工程计算方法;发现低渗油藏气驱增产倍数由气和水的初始驱油效率之比以及转驱时广义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决定;统计得到国内外18个注气项目气驱增产倍数理论值和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6.90%;绘制了气驱增产倍数查询图板,以便于从事注气开发人员使用。研究成果为气驱产量预测提供了油藏工程理论依据,从而对控制和优化低渗油藏注气项目投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从中籼区试结果看安徽水稻的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杂交中籼稻是安徽水稻的重头戏 安徽是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常年220万公顷左右的水稻种植面积中,籼稻占80%以上,其中又以杂交中籼为主.尽管安徽杂交水稻面积较大,但水稻平均单产却相对较低,据报道,安徽粮食作物及小麦、甘薯、玉米、大豆的单产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唯有水稻低于全国平均亩产18.8千克.近年来徘徊在400千克左右,低于邻近江苏、湖北、上海等省市,尤其2003年中稻抽穗灌浆期间遭受盛夏异常高温热害,全省杂交中籼稻平均亩产仅387千克,比全国的平均亩产468.16千克低17.34%.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全省21.33万公顷两系杂交中籼平均亩产却高达495千克,略低于全国两系稻507.75千克的水平.由此认为安徽水稻单产的提高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其中杂交中籼稻是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0.
埋存潜力评价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潜力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区分二氧化碳驱油项目评价期内的埋存量(同步埋存量)和油藏废弃后的埋存量(深度埋存量)基础上,提出了"三参量法"同步埋存量计算方法;在辨析气驱换油率概念基础上,依据物质平衡原理,考虑压敏效应、溶解膨胀、干层吸气和裂缝疏导等,首次得到二氧化碳换油率理论计算公式;联合油气渗流分流方程、Corey模型和Stone方程等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给出了自由气相形成的生产气油比确定油藏工程方法;根据气驱增产倍数概念,结合水驱递减规律,预测低渗透油藏气驱产量变化情况。总结提出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项目评价期内埋存量"3步评价法",即"油藏筛选→三参量预测→同步埋存量计算",完善了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潜力评价油藏工程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