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采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2013年从贵州省不同3个稻区分离的30个稻瘟病菌株,并测定分离出的菌株对稻瘟灵与春雷霉素的敏感性及抗药性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春雷霉素、稻瘟灵对供试30个稻瘟病菌株的EC50值范围分别为1.606.42μg/mL,1.936.42μg/mL,1.936.26μg/mL,其平均值分别为3.69μg/mL,3.54μg/mL,且敏感菌株都为30个,都没有抗性菌株,表明贵州省稻瘟病菌株对春雷霉素与稻瘟灵的抗性均表现为较低水平。从菌株对春雷霉素与稻瘟灵的抗性分析表明贵州省稻瘟病菌对春雷霉素与稻瘟灵未产生交互抗药性或多抗性。  相似文献   
852.
研制临界CO2增黏剂,突破超临界CO2压裂技术,是实现页岩气高效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文献调研,对超临界CO2增黏剂研制现状、增黏剂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机制、增黏剂-CO2相互作用机制、增黏剂的作用机制及其分子设计方法、超临界CO2增黏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超临界CO2增黏机制的研究动向。研究认为:具备两亲特性的新型低聚表面活性剂或酯类化合物是值得研究的备选增黏剂;应开发新型低密度支撑剂,与增黏剂共同用于超临界CO2压裂;研究含氟化合物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机制及其分子间相互作用规律,有助于开发不含氟超临界CO2增黏剂;选择合适的分子模拟计算方法可以从微观上为超临界CO2增黏剂的分子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53.
玉米蛋白粉对大豆增产效果明显.施入玉米蛋白粉900kg/hm2后,大豆的产量最高为3 123 kg/hm2,增产29.2%,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种蛋白粉肥料还能够明显提高大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含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3.5%和1.3%.  相似文献   
854.
为了明确噁霉灵制剂产品水稻苗床用药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根据噁霉灵的理化性质、环境归趋数据和产品GAP施药信息,结合产品用药的特点对施药信息进行处理,根据降解半衰期折算噁霉灵施药量,采用TOP-Rice模型预测叶发育期、分蘖期用药后水体中噁霉灵的暴露浓度,结合噁霉灵毒性数据评估其对水生态系统的环境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噁霉灵苗床用药移栽前直接进入水体,对脊椎动物急性和无脊椎动物急性、慢性风险不可接受,对脊椎动物慢性、初级生产者风险可接受,移栽后噁霉灵制剂产品所有场景施用对水生态系统风险均可接受,噁霉灵水稻苗床用药移栽后对水生态系统较为安全,但应密切重视苗床土壤和用药后移栽前剩余秧苗的管理,严禁丢弃至水田、池塘及河水中,同时应开发适合的模型用于水稻苗床用药对水生态系统的评估,避免不适当的评估加大产品风险,给企业造成负担,同时也要避免低估风险给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855.
为顺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四川在行动。凉山彝族自治州是8山1水1分田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绿地植被,对保持水土,减少地表径流,培肥地力与增加粮食产量和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为人们提供量大质优的动物食品,即可增产粮食,节约粮食。退耕还林还草,是长江上游地区保持水土,生态环境建设,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56.
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书写,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常为主流之一,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创作也颇多此类叙述。新世纪初,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怀念狼》以富有魔幻色彩的笔墨,以谱写人和狼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缠斗的乡土悲歌形式而重返商洛山乡。通过对"以实写虚""以物观物"等民族叙事传统的化用,在人狼相生相克的图景中反思"天人合一"思想的应然性、合法性、不确定性,赋予了现代发展面向生态书写的丰富性、审美性和民族性,从而对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建构中国乡土的生态文明提出了基于乡土历史与实践的忧思和启示。  相似文献   
857.
利用超低能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及其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 ,提高小麦单产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提高小麦产量 ,一方面可更新品种 ,另一方面也可对现有品种进行预处理 .传统育种技术获得一个新品种所需周期长 ,增产效益有限 (仅 5%左右 ) .要进一步提高产量 ,新的育种技术和种子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离子束技术用于作物育种和种子的预处理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做了不少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3] .但目前国内外有关利用离子束处理植物种子提高产量的报道较少 ,且对种子处理基本上均使…  相似文献   
858.
研究了生物菌肥对生姜的增产作用和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于4月份将生物菌肥作为底肥与传统施肥方式一样施入垄内姜种之间,11月采收生姜,称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种肥料培养的生姜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获得离子流图。采集施用生物菌肥和施用传统肥料的九山生姜田土壤共10份样品,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生姜土壤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果和多样性。施用生物菌肥的生姜长势优于传统肥料,收获的生姜块大且色泽金黄,生姜增产37.2%,土壤细菌种类和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施用生物菌肥生姜土壤较传统肥组鞘脂单胞菌属Sphinog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差异较大。结论:生物菌肥显著增加了生姜的产量,影响了土壤细菌的丰度和组成分布,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是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859.
Based on analysis of human hand grasp, the finger number and the kinematic pair pattern are decided. Aiming at the parameters of each finger, a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for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multi-fingered hand was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peculiarity of tooth-arrangement and dexterous hand grasp, the constraints were established, and a satisfactory result was gained. Furthermore, the optimal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a law of parameter optimal design was given. It is proved that this optimiza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to optimize the relation of each parameter and make it integrated optimum under each standard. At last, the practical workspace of this hand was analysed and simulated. And a new effective simulation method of workspace was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