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中原油田地质情况复杂,油藏埋藏深,高温、高压低渗,温度与矿化度高,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研制开发了YH2000高强度复合堵剂,该复合堵剂是把凝胶堵剂和树脂堵剂有机结合,现场工艺成功率和堵堵成功率均达到了100%,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该堵剂的研制成功,基本解决了中原油田高温、高压、低渗透的油藏的堵水作业,着重阐述了该堵剂的研究思路、室内筛选和评价方法以及现场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上油田长期水驱开发后油井水窜严重、含水率过高严重影响油井质量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对泡沫堵水体系进行了评价优选:确定SD型起泡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0%,HK海水速溶型聚合物为稳泡剂,最优质量分数为0.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得到最优泡沫堵剂体系为1.0%SD型起泡剂+0.1%HK海水速溶型聚合物。通过泡沫堵水三维模拟实验装置,对泡沫注入参数进行优选,实验结果表明,该泡沫体系最优段塞注入量为0.3~0.5 PV,最优注入时机为含水率80%~90%时,此条件下三维岩心综合采收率提升幅度最大,分流效果最佳,且注泡沫后含水率下降漏斗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在充分实施第二次采油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采取第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是通过将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结合起来就叫做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技术的结合(简称"2+3"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14.
层状砂岩油藏提高水驱油效率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对砂体几何形态、沉积韵律、连通特性等特征的研究,以及对上述诸特征起主控因素即沉积环境的具体分析,就不同沉积环境下所形成砂体的注水开发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压裂、酸化等开发工艺措施,为改善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胜利油区整装油田河流相沉积单元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回归分析,建立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参数随渗透率变化的计算公式;考虑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变化,建立考虑储层参数时变特征的油藏模拟系统,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计算程序分析多层油藏合采的层间渗透率动态分布规律及其对层间采出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时变特征,渗透率在水井附近迅速增加,并逐渐向油井方向扩展;相对高渗层的渗透率增加倍数高于低渗层的;综合含水率从80%到98%,相对高渗层的渗透率进一步增加的幅度较小,而相对低渗层的渗透率增加幅度较大;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时变特征使得层间采出程度差异扩大。  相似文献   
16.
油井选择性堵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控制水从油层产出,建立找水堵水法和不找水堵水法.由于不需找水并能从油层深部控制水的产出,所以不找水堵水法更为重要.不找水堵水法使用选择性堵剂和堵剂选择性注入工艺,达到油井选择性堵水的目的.介绍了选择性堵剂的类型和作用机制,分析堵剂选择性注入工艺中如何利用出水层的特征(高渗透、低流动阻力、高含水饱和度和易于泄压),将堵剂选择性地注入出水层,给出一些油井选择性堵水成功的矿场试验实例.不找水堵水法的应用和发展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杨波  徐树斌  严松宏 《甘肃科技》2010,26(3):76-77,112
为保护洞顶山区的水资源和环境,近年来,隧道防排水开始尝试"以堵为主,防排结合"的原则。但是,隧道封堵地下水便会承受巨大水压力,尤其是深埋岩溶长隧道,水压力往往高达若干兆帕,使衬砌难以承受。因此,确定隧道外水压力成为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以堵为主,防排结合"中"堵"是控制流量,而"排"则是减小作用在衬砌结构上水压力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在衬砌背后设置排导系统,用以消减水压力;另一方面采用地层注浆来控制地下水排放流量。就此根据公式导出水压力、排水量与注浆圈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耐盐稳定泡沫具有抗高温、堵水不堵油等优良特性,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选择性堵剂.笔者研究了泡沫稳定的机理,优选了泡沫堵水的配方,选用具有支型结构的发泡剂和具有耐温耐盐结构的稳定剂.由耐盐活性剂(DM5512)、甜菜碱、烷基糖苷(APG)、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昆合制备成了离子型复合起泡剂(QP-1),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SMP—III、高分子聚合物(SP-8)混合制备成了稳定剂(WD-1),使用时把QP-1和WD-1混合均匀,配成一定水溶液,然后发泡制备耐盐稳定泡沫.实验证明以上配方具有良好的泡沫稳定性和耐温耐盐性,并利用GE-5显微镜观察了泡沫的结构,讨论了可用作选择性堵7k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冻胶是溶液中的聚合物分子被交联剂交联后得到的一个整体失去流动性的体系。由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交联剂有机铬交联产生的冻胶,通过乙醇溶剂置换,消除相渗透率的影响,测定冻胶膜在油(甲苯)和水分别通过时对油和水的残余阻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冻胶对水的流动阻力是对油(甲苯)流动阻力的14.79倍,即冻胶对水和油有明显的选择性。该冻胶的选择性堵水性能可由膨胀收缩机理和油水分流机理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微米级大颗粒交联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度调剖堵水过程中,为改善驱油效果,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微米级大颗粒交联聚合物微球,其粒径可达几百纳米甚至几个微米.经测试,在实验条件下,新制备的微米级大颗粒交联聚合物微球具有较好的变形性,并呈现出较为满意的封堵性能.在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油田驱油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