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8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1.
植物根系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旱伞草、芦苇、灯芯草、美人蕉4种不同根系特征的植物,通过控制分蘖数并借助反应器理论研究植物根系对基质水力条件及水质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分蘖数的增加过程可以用Logistic方程描述,无论初始栽种密度是多少,若不加以控制,植物生物量都会扩大到湿地所能容纳的最大密度.植物分蘖与根系发育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芦苇和灯芯草相关性较好,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93~1.00之间.美人蕉和旱伞草的相关性不高,植株重-根重和分蘖数-根体积的相关系数在0.43~0.69之间.植物根系向下穿透基质的时候,一方面可起到一定的疏通作用,使基质孔隙率提高3%~44%;另一方面则会在穿透过程中产生横向的压力,起到使基质断面孔隙大小均一化的作用,使Peelet准数提高6%~90%.没有发现水质净化与分蘖数(地上植株重量)以及根系体积的规律性关系.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不大,可以起到一定的但非决定性的防堵塞效果.  相似文献   
912.
四川宽坝林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宽坝林场内种子植物的调查及其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得出区内种子植物具有如下区系特征:①区系成分较为复杂,种类丰富;②优势科明显,种子植物起源古老;③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温带性质和过渡性;④中国特有种丰富;⑤珍稀濒危和保护植物丰富.  相似文献   
913.
姬乃文 《科技信息》2008,(31):93-94
黄石滩面板堆石坝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制定了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了上游坝坡碾压新工艺,小型洞室爆破开采坝料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当年截流当年坝体拦洪渡汛,顺利完成了坝体填筑任务。  相似文献   
914.
A trilobite biostratigraphic study of a new section of the Kaili Formation at Jianshan, Chuandong Village, Jianhe County, Guizhou is reported. Additional occurrences of key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the Ovatoryctocara granulata-Bathynotus holopygus Zone and the overlying Oryctocephalus indicus Zone that were originally defined from the trilobite assemblages at the WuliuZengjiayan section of the Kaili are reported from this new section. The first appearance datum (FAD) of Oryctocephalus indicus occurs at the 44.52 m above the base of the unit. Based on study of abundant specimens (n = 800) from the Kaili Formation, we argue that Oryctocephalus indicus is a widespread taxon with a global distribution. O. reticulatus (Lermontova, 1940) from the middle part of the Kounamkites Zone of the Amganian Stage in the Molodo River region of Siberia and O. americanus (Sundberg and McCollum, 2003) from Nevada, North America are similar to representatives of O. indicus which occur in the O. indicus Zone of the Kaili Formation. O. reticulatus and O. americanus are here synonymized with O. indicus (Reed, 1910). This study strengthens the Wuliu-Zengjiayan section of the Kaili Formation as a candidate section for a Global Stratotype for the base of the unnamed Cambrian Series 3.  相似文献   
915.
本文是某钨矿病态尾矿库治理设计的一个部分,主要内容是在尾砂堆积体渗流稳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治理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916.
In the unlicensed 2.4GHz ISM band,there is not only IEEE 802.11 wireless systems being used,but also some other devices,such as residential microwave oven,Bluetooth devices,and cordless phone.All these devices that are not used for the data communications cause un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that will degrade the WI-FI system.In this paper,the transmission powers for common RF devices are measured and the SIR (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of different interferers to Wi-Fi is also studied.With this information,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rference on WI-FI signal can hence be quantified.Furthermore,the ability of th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protocols,which is built into the AP, to address interference problems caused by that device is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917.
从重庆市唐家沱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细菌,命名为TJ-30,采用正交实验和均匀实验法研究了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酵母膏,pH偏酸性,通气性为棉塞;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5.252 2 g,酵母膏0.1 g,K2HPO4 0.778 2 g,KH2PO4 6.846 8 g,尿素为0.008 9 g,(NH4)2SO4为0.739 7 g,H2O为1 000 mL;菌株的絮凝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变化,在40 h时达到稳定期,优化培养条件后测得该絮凝茵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918.
铺子坝金矿区位于南秦岭陆源裂谷带,南秦岭褶皱带之白龙江复背斜核部,成矿区划属玛曲-略阳区域成矿带亚尔码-舟曲金、铜、铁、锰、磷成矿亚带。矿体赋存于迷坝闪长岩外接触带的志留系地层中,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志留系地层、印支酸性脉岩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志留系地层的含矿岩性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19.
尾矿坝边坡稳定性仿真建模与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与比较边坡稳定性各种主要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系统研究与分析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所涵盖的几种常用方法,引进SLIDE软件,结合某尾矿坝工程实际,进行应用思路与计算结果分析.运用SLIDE软件直观、准确地建立尾矿坝的仿真模型的特点,反映坝体各部分材料的真实情况及浸润线曲线状况,为坝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准确计算提供必要条件;利用SLIDE软件准确计算坝体在正常运行、洪水运行和地震运行这3种不同时期的安全系数,通过FeUenius法的计算和Bishop法的再次校核,结合坝体安全系数的概率分析使计算分析过程完整、结果准确.应用结果表明:采用SLIDE软件能高效、准确、直观地反映尾矿坝边坡稳定性情况.  相似文献   
920.
基于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以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分析等资料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与模式拟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曲流河储层,按复合曲流带、单一曲流带、单一点坝以及点坝内部侧积体4个层次进行模式拟合,对各级次构型单元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进而建立了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并进行了基于实际三维储层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复合曲流带(平面相变、层间干扰等)、单一曲流带(层内韵律、废弃河道遮挡)似及点坝内部侧积体(侧积层遮挡)3种不同规模储层构型及开发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了泥质侧积层控制的剩余油挖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孤岛油田单井上侧积层厚度为0.2~0.8 m,空间上侧积层向废弃河道方向倾斜分布,倾角为5°~10°,可延伸至河道砂体的2/3左右;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较高,检查井11J11的剩余油饱和度资料较好地验证了油藏数值模拟的可靠性;采用在注采井之间靠近点坝中上部钻水平井的方式可有效挖潜曲流河点坝内部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