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8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中药新药前列栓给药途径选择的药动学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RP-HPLC法,比较研究前列栓经口和经肛门给药的药动学差异.结果表明: (1) 经肛门途径用药,小檗碱在多数兔体内为一室开放模型,少数呈现为二房室模型,个别只能用统计矩拟合,其中一房室模型药代参数为 t 1/2 K e=(96.2±37.8)mi n, c max =(178.9±88.9)μg·L-1 ,AUC=(47917.4±23255.6) μg·L-1·min;(2)经灌胃途径给药,多数兔血药浓度在检测限以下,仅有2只能测到完整曲线,可用一房室模型拟合,药代参数为 t 1/2 K e =(573.4±212.2) min, c max =(7.0±2.5)μg·L-1 ,AUC=(7725.2±4764.6)μg·L-1·min,灌胃与肛塞相比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仅为26.07%和6.18%;(3) 前列腺组织药物浓度,经肛塞途径能测到部分1~2h时间点的小檗碱浓度,但不足以构成可分析的浓度-时间曲线,而灌胃途径则根本无法测到小檗碱浓度,两组间差异极显著.经肛塞给药有以下优点: 吸收速度快、血药浓度高、血药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靶器官前列腺组织内药物浓度相对较高,且药动学参数随兔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研究为前列栓的经肛门途径给药和栓剂剂型的确立,提供了药代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2.
为分析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土塞效应,首先从土塞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理出发,建立了土塞单元体的受力平衡方程,得出了垂直向总荷载的表达式;其次,将土塞视为"桩中桩",基于太沙基桩端极限承载力理论,得出"桩中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式,从而导得管桩在沉桩过程中土塞高度的表达式;最后,将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径厚比、土的黏聚力以及桩土表面粗糙度对管桩沉桩过程中形成的土塞高度的影响,得出结论:同一入土深度,土塞高度随着径厚比增大而增大,随着桩土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土的黏聚力对土塞高度的影响不大.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是基本可行的,对开口管桩沉桩过程中土塞高度的预测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从事研究肠道疾病及其他基础医学的科研工作者,需通过灌肠法来验证某种药物对肠道疾病的疗效或构建小鼠肠道疾病模型,但传统的灌肠方法操作过程易导致造模失败或小鼠死亡,并且目前市场上并无小鼠专用的灌肠设备,因此实验中迫切需要制备适合小鼠灌肠的器材。由于课题需要构建炎症性肠病模型,经实验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本实验已制作出适用于小鼠灌肠的灌肠器和肛塞,该装置具有制作简单、造价经济、效果明显、致死率低等特点,可以在小鼠灌肠的实验研究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4.
根据阿当水库坝址地形地质勘探揭露成果,围绕坝型地形地质适应性、枢纽布置合理性、坝基防渗处理、枢纽工程占地及节省投资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优选的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坝型,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优越性,可为工程顺利施工建设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5.
低渗透油藏多段塞微生物驱开发指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条件不同,微生物驱油体系的提高采收率能力和油藏适应性也有所差别,需要合理的注入参数对开发指标进行预测。通过模拟不同注入方式微生物驱油实验优化注入参数,在实验基础上综合运用前缘推进理论和经验回归方法,考虑微生物降低原油黏度以及影响油水相对渗透率等客观因素,建立一种将油井产能和含水变化规律结合的预测模型来预测微生物驱开发指标。微生物驱油实验表明,多段塞微生物驱较单一段塞微生物驱采收率可提高9.24%,见水时间能延长40.10%~40.14%,无水采收率提高18.44%;用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微生物吞吐开井后的产油量、增油量、产液量和含水率,单井预测误差小于10%,区块总体产液量和产油量预测误差均小于3%,含水率仅为0.25%。矿场试验采用五级段塞交替注入调剖用微生物与驱油用微生物,试验区含水上升率由8.1%下降至-4.3%,综合递减率由13.3%下降到4.4%,控水稳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某尾矿坝进行ABAQUS二维建模,运用了修正Mohr-Coulomb破坏准则建立了在降雨入渗条件下坝体的非饱和土流固耦合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采用合适的土-水特征曲线得到了非饱和边坡变形与应力的若干模拟结果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为继续研究尾矿坝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7.
棉塞和硅胶塞在微生物实验菌种的保存和培养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针对实验室中硅胶塞越来越多的取代的传统的棉塞的现象,为比较棉塞和硅胶塞对好氧性微生物培养及培养基制作过程中的差异,本文从棉塞和硅胶塞对培养基灭菌和干燥过程中差异、以霉菌培养为对象,比较了两种塞子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塞子在灭菌和表面水分干燥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霉菌培养生长差异较大,在棉塞中能更好的生长且孢子形成时间早些。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以洛阳龙门二级橡胶坝改造工程为背景,对橡胶坝的坝袋安装、检查验收以及质量评价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今后橡胶坝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9.
以龙夏·多吉次嘉、擦荣·达桑占堆、土登贡培为代表的一批近代重要人物,在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扶植和重用之下,被民众称为"坚塞"。他们在维护达赖自身安全和权威、推进"新政"改革措施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执政时期的独特现象,也是近代西藏地方统治阶级复杂斗争的鲜活表现。  相似文献   
120.
针对尾矿坝安全状况评估中的渗流场计算和求解渗流微分方程的浸润线等问题,将尾矿坝渗流计算区域简化为渗透系数为常数的矩形模型,建立矩形模型区域中工程实际边界条件方程,通过傅里叶级数法得到收敛的无穷级数解.利用Matlab对公式进行仿真,得出工程中所需的各种形式的浸润线,确定一种简化处理渗流场解析解与工程实际浸润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