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64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7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基于MCNP的多群计算特性,扩展了其多群功能,并与栅元均匀化程序WIMS耦合,实现了临界-燃耗耦合计算;采用WIMS产生的69群共振、自屏宏观中子截面,进行了栅元、组件计算以及实验对比,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验证了此耦合程序的可靠性和正确性。最后,应用此耦合程序对西安脉冲堆第一循环的燃耗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962.
结合沁水盆地东北部和顺区块煤层气井排采经验,分别从地质因素(构造位置、陷落柱、断层等)、工程因素(水力压裂的缝高控制、裂缝半长等)和排采因素(排液速度、套压控制、停电停抽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该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该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受构造位置的影响较大,与陡坡带的距离和煤层含气量呈现明显的相关性;区块高构造部位水力压裂易出现压开含水层及井间压窜现象;见气时套压的控制与产气量具有一定规律,套压小于0.5 MPa 开井产气,效果最差,套压0.51.0 MPa 开井产气,效果次之,套压大于1.0 MPa 开井产气,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63.
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研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工艺技术流程是钻井、压裂和排采,排采是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环节。作为开发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很长时期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煤层气的排采机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提出煤层气井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模型和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分析了煤层气排采不合理所造成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生产压差和排采速度,调整排采组合方式,采用定压排采和定产排采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或缓解。实现煤层气排采定量化和自动化,对合理开发煤层气、提高煤层气藏开采规模、降低成本和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964.
对于烃源岩的判别标准,目前仍广泛存在争议。主张以排烃门限的概念来确定有效排烃源岩、研究有效排烃源岩的生排烃量及其生排烃特征,以此来综合认识烃源岩的排烃历史和排烃过程。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根据烃源岩排烃品质评价图版判别排烃源岩,其次,根据排烃模型定量研究源岩的排烃特征。冀东探区高柳构造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Es3)烃源岩的实例研究表明,其排烃门限深度对应的Ro 为0.78%。只有进入该排烃门限的烃源岩才能大量排烃,随热演化程度的增大,源岩排烃率和排烃效率逐渐增大。高柳构造带沙三段烃源岩的最大排烃强度超过450.00×104 t/km2,平均排烃强度为315.67×104 t/km2,排烃量总计9.47×108 t,排烃高峰时期是馆陶期,油气资源量可达到2.08×108 t。  相似文献   
965.
潜江凹陷盐间页岩地层是中国潜力巨大的高效烃源岩,在高封闭性、强蒸发、干湿气候交替环境下形成的。页岩油以吸附态在页岩地层中储存,潜江凹陷页岩油储量丰富,广泛发育的盐韵律层系为页岩油的开采造成较大困难,盐间页岩储层含盐量高,盐间页岩中的盐遇水后会发生溶解等强相互作用,导致孔隙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然而目前对于盐间页岩中盐的赋存状态及含量尚不清楚。深入研究潜江凹陷盐间页岩盐赋存状态,对实现页岩油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白云质页岩、钙芒硝质页岩和泥页岩3种盐间页岩油储层样品,通过肉眼、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盐晶体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建立起一种定量评价页岩储层盐离子扩散能力的方法。结果显示,盐间页岩油储层中盐离子主要以晶体的形式分散于岩石内部,是岩石骨架结构的一部分。白云质页岩中盐晶体主要以团状聚集的形式存在,钙芒硝质页岩中盐晶体颗粒分布较为均匀,泥质页岩盐晶体主要充填于层理弱面中。浸没在水中的盐间页岩中的盐离子迅速溶解并扩散进入水中,溶液电导率从初始电导率G_0开始缓慢增加,初期增加较快,后期曲线逐渐趋于平缓。然而,溶液电导率与时间t的平方根的线性关系较差,这与盐间页岩盐晶体溶解影响了孔隙结构,进而影响到了盐离子的扩散速率有关。钙芒硝页岩盐离子扩散速率最大,约为白云质页岩的1.5倍,约为泥质页岩的3倍。此外,盐间页岩油储层的离子扩散速率大大高于海相、陆相页岩气储层,为15~45倍。理解盐间页岩的盐赋存特征对认识页岩油储层与水的相互作用和提高页岩油的产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6.
从大庆油田采集的原油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菌株HD-322-2,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运用红外光谱法和排油圈法对产物进行分析。菌株HD-322-2的16S rDNA序列与枯草芽孢杆菌的相似性达到98%,生理生化性质分析的结果亦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同,认定该菌株属于枯草芽孢杆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D-322-2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成分为脂肽。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排油和降黏能力。  相似文献   
967.
堆区混贝的堆场场吊调度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集装箱码头堆场场吊作业效率,研究了堆场单堆区混贝条件下的场吊调度问题.在单堆区内集装箱混贝堆放的前提下,提出了堆场场吊装卸作业时间窗约束、作业次序依赖的设备调整时间及堆场空间约束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数规划模型.针对这一模型设计了改进禁忌搜索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数值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对大规模问题求解时具有良好的效果,且算法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68.
张怀宇  杨根科  白杰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8):1601-1605,1623
二维Strip Packing问题(2SP)是二维装箱问题中的经典NP-Complete问题。采用两层嵌套迭代算法:第一层采用遗传算法决定矩形排放次序;第二层提出水平线择优匹配算法(LSBF),算法是基于底部左齐择优匹配算法(LLABF)和快速启发式法(FH)的改进算法,决定矩形排放规则。包含特殊结构的benchmark和新的随机算例等的排样结果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9.
聚变包层的概念设计现已突破信息彼此孤立的传统方法,而是借助现代CAD技术创建集成信息模型并利用现代CAE技术对其全面系统地工程分析。依据从面向研究到面向工程的全过程统一的建模思想,分析了包层信息模型的信息组成;给出了包层信息模型的信息集成策略和包层几何模型建模策略;经过特征提取和抽象,采用BNF范式对包层几何模型进行了定义,并规范相关概念;由此在UG平台上创建了FDS包层的可变几何模型,并实现了信息的集成。  相似文献   
970.
这是接上期的我国大型科学设施综述连载。在前两期介绍了"基本"粒子和原子核层次的大科学装置之后,本期介绍原子和分子层次的大型科学设施,内容涉及同步辐射装置、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国先进研究堆和散裂中子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