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3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系统科学   155篇
丛书文集   632篇
教育与普及   4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1篇
现状及发展   101篇
综合类   1363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895篇
  2013年   738篇
  2012年   1031篇
  2011年   1152篇
  2010年   1224篇
  2009年   1325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1194篇
  2006年   820篇
  2005年   777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553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543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光速c究竟是极限?还是壁障?这是当前某些实验物理学家和某些理论物理学家争论的热点[1]。黄志洵教授[1]在“对开放空间中微波异常传播现象的探讨”一文中 ,详细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 ,几个突出的开放空间超光速c(FTL)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许多事实(包括实验室研究和天文观测)表明 ,超光速c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黄教授在结束语中指出 :“微波属于经典性电磁波 ,出现超光速的自由空间(开放空间)传播确实令人难以理解 ,因而更应引起重视与实验研究”。笔者仔细研究了开放空间的FTL结果 ,并与王力军[2]的超光速c实…  相似文献   
72.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法律基础》课的态度,探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74.
为了培养高质量的工程科学技术人才,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底启动了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计划,北京交通大学承担了其中物理教学基地的建设,随之在原物理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了物理实验中心。  相似文献   
7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高校是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以诚信为重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是高校德育工作重中之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它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76.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加强和改进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定位在先进层次上。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中,要吸收市场经济的新观念,丰富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77.
李成林 《甘肃科技》2005,21(1):200-200,205
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突出高考是对学生能力的测试,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以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78.
金属焰色反应是金属离子定性鉴定方法之一,其生色原理是现代光谱分析的基础,现行的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甚至中学化学的实验教材中,都有金属焰色反应的内容.  相似文献   
79.
基础文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是校园公德和文明礼仪等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手段,并具有规范性与评价性;广泛性与持久性;实践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等特点。捂此,提出加强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问题。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出发 ,通过对“一对一”和“一对二”教学形式的比较分析 ,强调了“一对二”教学形式运用的必要性 ,进而提出了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应采用“一对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