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8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14篇
系统科学   254篇
丛书文集   874篇
教育与普及   5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7篇
现状及发展   87篇
综合类   1865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454篇
  2011年   1561篇
  2010年   1557篇
  2009年   1492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470篇
  2006年   1194篇
  2005年   1047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687篇
  2002年   567篇
  2001年   574篇
  2000年   553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06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性质、职能和文明等独特风格的外在表现,城市形象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研究,专家们发现“人间天堂、快乐杭州”这一核心概念体现了杭州城市所具有的自信、开朗、进取、奋发的精神特征和杭州人包容、宽厚、文明、健康的性格特征,最符合杭州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42.
文章阐述了城市夜景照明存在的不足,从五个方面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3.
绿色经济和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理念,将其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众所周知,工业革命的确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科学技术极大的进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是也不可否认,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却走上了一条“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消费模式的路子。  相似文献   
44.
<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利益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重新调整,社会分配差距在城乡、行业、地区间不断扩大。2001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已接近国际公认的警界线(0.4)。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配的差距,并且这一群体短时期内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有不  相似文献   
45.
宜昌市旅游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宜昌市的地域背景,对宜昌市旅游形象进行了定位研究,提出了“水电旅游之都”的核心理念。并对宜昌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策划,探讨了宜昌市旅游形象的塑造方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46.
安徽省六安市区位分析与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六安市的区位条件、区位优势并提出了区域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47.
编者按     
高新区作为创新资源集聚的区域,肩负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使命。广东高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为广东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环境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8.
根据国家营销理论的框架来分析城市营销的政府战略,通过重新认识南昌市的城市环境特点来制定城市的发展道路,使政府设计出好的战略态势,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增强南昌市的城市营销水平和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49.
数字城市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城市测绘是实现数字城市的手段和基础,本文论证了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重点讨论了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城市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从宏观上为城市测绘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0.
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也是如此,色彩是城市生活中很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