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90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52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工业化的过程。城市化的程度,是人类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志,同时也反映资源需求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2.
人口密集地区是一个绝对概念,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是指人口密度高于该地区所在的区域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当然,高于区域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的人口密集情况也相差很大。例如,浙江省人口密度为434人/平方千米,而人口密度最大的县级市的人口密度高达1342人/平方千米,县内各乡镇的人口密度又各异。地区人口密集现象的形成,有地理、历史、社会、经济等多种原因。人口密集又往往与产业密集相一致,并和不同等级规模的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密集分布互为因果。浙江省根据人口分布密度和产业密集程度划出东部人口———城镇———产业密…  相似文献   
113.
文章阐明迟至19世纪末大连地区才进入城市化的原因。海陆枢纽的积聚力使本地区的中心自金州、旅顺迁移到大连市。大连此时的城市规划反映出殖民地城市的特点:一面是在先进的城规科学指导下的良好环境,一面是反映了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因此,在城市归还祖国之后,近代城市规划中的优秀思想、经济与技术手法仍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4.
分析了城乡人口迁移类型和动力机制,论述了城市集聚规模效应的一般理论,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规模效应的评价体系,并从3个方面揭示了特定区域内城乡人口迁移与集聚规模效应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5.
分析湖北省11个地级市近10年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状况,揭示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提出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的对策建议:尽快盘活现有城市用地;严格控制城市用地外延扩张;进一步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强化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作用,加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对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6.
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经济中城市建设与经营的问题日益突出,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支出增长过快,尤其在欠发达城市更为突出。单纯依靠财政收入进行城市建设,已满足不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市场机制建设,经营城市,构建多元化城建投融资机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城建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就如何经营城市,如何盘活城市的存量资产,为城市高档次、高品位的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以解决财政收入缓慢,城市建设支出不断加快的矛盾,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7.
城市化后对水文产生了效应,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产汇流影响因素、模型及其变化规律,为城市水资源评价、防止雨洪灾害、科学发展城市和防洪措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8.
广西在建设大西南出海通道过程中 ,存在着经济增长速度较慢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 ,城市化水平较低 ,区域间经济社会联系及其对外开放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制约因素 ,只有对这些制约因素认真分析 ,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才能把大西南出海通道建设好 ,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9.
中国的城镇 ,过去大多数是由城墙围起来的 ,墙内是城 ,墙外是乡。后来由于商贸集市、工业发展的带动 ,在经济发达的农业区域、河流谷地或河川三角洲平原地区 ,有一定的地理区位条件下 ,逐步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育形态的居民点、小集镇 ,甚至是小城镇。西安东郊的半坡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 ,这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城镇雏型 ,至今仍可见其居民点内40多座房基排列在一起。又经过几百甚至1000多年的历史 ,大中城市开始形成了。这种新的城镇空间形态和结构 ,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于工业化的运动 ,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20.
加快西部旅游区城市化进程,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开发是当前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城市因是旅游开发的主要客源地、目的地和依托基地而成为区域旅游系统的核心。通过充分调研分析,认为加快西部旅游区城市化进程,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滞后严重制约了旅游开发。提出了必须从调整城市发展方针、适度加快大城市建设、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调整城市发展人口政策、加强城市形象建设以及加强东西部城市合作等方面着眼,加快西部地区、尤其是旅游区城市化进程,以此为先导,推进西部旅游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