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2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陈规 《科学之友》2006,(2):47-47
由俄罗斯航天兵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的“联盟-FG”运载火箭,搭载着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第1颗实验卫星升空。这意味着庞大“的伽利略”计划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作为“伽利略”的参与者,中国亦将从中受益。中国拥有全部使用权据介绍,这颗命名为  相似文献   
62.
六硼化镧(LaB_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以及非常低的功函数和蒸发率,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子束发射阴极材料.该文对目前国内外LaB_6单晶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对比分析了LaB_6单晶的几种主要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并报道了作者近期在铝助熔剂法和区域熔炼法制备高质量LaB_6单晶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LaB_6单晶阴极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特征复杂,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通过大量岩芯观察,分析化验数据统计,同时采用恒速压汞实验、场发射及CT扫描等高分辨率测试手段和方法,对长7致密油储集层形成和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储集体由牵引流和重力流沉积的致密砂岩形成,具有粒度细,储层厚度大,脆性指数高,储层物性差等特征。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可见孔隙含量低,主要发育微米-纳米级孔隙,喉道以片状和管状为主,受黏土矿物和有机质充填,有效孔隙体积小,但微裂缝发育,连通性好,储层含油层物性下限低,可动流体饱和度高。  相似文献   
64.
建立自磁场发射零级近似模型,给出发射体冲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5.
采用真空磁过滤弧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高sp^3键含量(〉90%)的无氢非晶金刚石薄膜。研究表明,金刚石薄膜具有优异的电子场发射性能。在电场强度为5V/μm时,可产生5.4μA的发射电流。在一定的电场下,电流密度可达到几个mA/cm^2。在发射电流为50μA的情况下,薄膜连续工作数天,电流的偏差不超过5%,表现出电子发射的稳定性。同时还观察到了大面积的电子发射现象。由于薄膜微观表面非常平整,所以不存在  相似文献   
66.
不锈钢衬底碳纳米管薄膜的场发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不需要添加任何催化剂,直接在含有少量Ni和Cr成分的不锈钢衬底上,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方法沉积碳纳米管薄膜.在SEM下观察,生成的碳纳米管取向无序,但浓度大、杂质含量少、直径小且分布均匀,其直径在50~60 nm,为多壁碳纳米管.Raman光谱实验证实了此碳纳米管中存在大量缺陷.场发射实验表明,本样品的开启电压低,电子发射均匀,发射电流大.当用ITO玻璃作阳极且场强为11 V/μm时,电流密度可达到31 mA/cm2;当用荧光粉包覆的ITO玻璃作阳极且场强为6 V/μm时,电流密度可达到1.25 mA/cm2,这时的电子可稳定发射,使该样品变成良好的电子发射体.  相似文献   
67.
陈莉  徐军  苏犁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1):1403-1408
锆石等测年矿物的阴极荧光(CL)图像分析是矿物微区成分分析和U(Th)-Pb年龄测定及其地质意义讨论的必要性前期工作.文中介绍了一套由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性能阴极荧光谱仪联合构成的CL分析系统,它在CL成像质量、图像分辨率及CL谱分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利用这一系统获得的锆石高清晰CL图像及CL谱图分析结果显示其在锆石等发光矿物的微区结构特征研究和成因类型鉴别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69.
检测高阳硅单晶材料的杂质补偿度和迁移率时,必须要有良好的欧姆接触。本文提出用银头烙铁将多元合金(InBAlNi)涂敷在P型硅片上,经电火花放电技术可对电阻率高达1000Ωcm的样品制成欧姆接触。通过电流电压特性、接触电阻率和离子探针的测量,讨论了欧姆接触的机理和载流子输运的特征。电火花技术使多元合金与高阻P型硅样品在电容器放电的瞬间所产生的高能量作用下,交界面处的硅与合金相互熔融,冷却时,电活性受主元素又以高浓度析出,使原来的高阻硅变为P~ ,形成了欧姆接触。不同温度的接触电阻率测量,结合与掺杂浓度关系的计算表明,穿过金属与半导体硅接触的电流输运是热离子场发射机理,载流子隧穿势垒是主要的输运过程。  相似文献   
70.
针对现有的丝网印刷碳纳米管薄膜需要各种后处理工艺才能改善其场发射特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不需任何后处理的丝网印刷ZnO纳米锥的浆料配制工艺.该工艺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制浆剂,以水为溶剂,所制备的ZnO纳米锥薄膜表面上的有机浆料已基本分解,ZnO纳米锥在高温下既不会弯曲也不会团聚,且成本低,工艺简单.场发射特性测试表明,ZnO纳米锥与制浆剂质量比为3∶5的薄膜在电流密度为0.01 A/m^2时,最低开启场强为2.25 V/μm,在4 V/μm场强下,阳极荧光粉的发光点亮度高且分布均匀.该工艺在ZnO纳米锥场发射显示器的制作中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