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171篇
教育与普及   5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1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532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2007年9月苏门答腊岛近海三次大地震能量辐射源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力生  杜海林  张红霞  张勇  李春来  赵华 《科学通报》2008,53(17):2085-2090
2007年9月12~13日在苏门答腊西海域发生了3次震级分别为MW8.4, MW7.9和MW7.0的强烈地震. 用全球范围内震中距在30°~ 90°的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的资料, 借助于逆时成像技术, 重新确定了这三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 利用北京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33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构成的“广义”台阵, 借助于非平面波台阵技术, 构建了这三次地震能量辐射源的时空变化图像, 获得了它们的破裂持续时间、破裂尺度以及破裂速度, 讨论了3次地震能量辐射源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2.
全球变暖是否导致台风增强:古风暴学研究进展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Kam-biu Liu 《科学通报》2008,53(13):1489-1502
近年来台风活动异常, 它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还是处在年代际变化的活跃期, 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争论的焦点和热点. 由于台风器测年限太短, 对台风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复杂过程和机制认识不足, 特别是对破坏力巨大的超强台风活动规律的认识更是有限, 因此亟需延长台风资料的时间序列. “古风暴学”便是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学科, 始于20世纪90年代, 通过研究地质记录和历史文献, 重建器测时代之前几百年至数千年的古台风活动规律. 在对近十几年来古风暴学主要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代用记录在古风暴学研究中的发展和前景. 古风暴学研究开始由比较单一地依靠典型风暴沉积特征, 逐步发展为综合运用微体化石、有机元素比值和同位素等方法, 进行风暴事件沉积的判识. 近年来又发展了树轮、洞穴石笋和珊瑚礁等年生长微层的氧同位素分析法. 历史文献资料也得到比较系统的整编和分析. 已有的研究表明, 台风登陆频数与全新世气温长周期波动不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 台风活动与ENSO的关系是长期的、稳定的, La Niña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数和登陆中、北美洲的飓风数明显多于El Niño年, 这与现代台风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另外, 台风路径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但二者之间的长周期关系仍不清楚. 这些认识对于理解全球变化与台风趋势性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风暴学研究今后需加强: (ⅰ) 代用记录形成和保存机制的研究; (ⅱ) 不同代用记录的对比验证; (ⅲ) 区分风暴沉积与海啸等其他高能事件沉积; (ⅳ) 古风暴强度的重建工作; (ⅴ) 数值模拟; (ⅵ) 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古风暴学对比研究, 增强台风发生机制与周期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3.
Introduction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 static push-over proce- dure has been presented and developed by several au- thors, including Saiidi and Sozen[1], Fajfar and Gasper- sic[2], Bracci et al.[3], amongst others. This method is also described and r…  相似文献   
104.
Introduction In most reinforced concrete (RC) structures, a large stiffness is needed in order to limit structural deforma- tion for service load conditions. In seismic resistant structures, however, the energy dissipation demands are imposed and inelasti…  相似文献   
105.
为避免抗震设计规范中定性条文的不确定性限制而影响对复杂型式高层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合理评价,建立大规模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针对典型工程结构采用Lanczos法提取考虑阻尼和静力初始状态影响的结构自然频率与振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双向水平地震力下考虑扭转效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扭转振型的阶次较低,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接近,扭转周期比满足规范限值要求;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差异显著,结构沿高度存在多处刚度转换层,层间位移角发生多处突变;线性层间位移角幅值满足规范限值要求,但结构局部层间位移转角过大,在设计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6.
地震的发生与每个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紧密相关,了解地震发生的空间位置分布以及时间特征,对于准确掌握灾情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利用我国2005—2020年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的493条数据,对我国地震的总体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从时间角度对我国历年地震的发生时间展开研究,从空间角度对发生地震的地理位置进行聚类。  相似文献   
107.
不同间距对两相邻黄土公路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认识两相邻黄土公路隧道的抗拒震性能,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动力分析,研究了不同间距对两相邻黄土公路隧道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对3种不同间距隧道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两相邻隧道之间间距的逐渐增大,隧道的整体地震反应(位移、应力)逐渐减小,且地震荷载作用下薄弱部位多发生在衬砌的拱脚部位,此结果可作为两相邻黄土公路隧道抗震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渤海海域辽中中洼东三段湖底扇沉积模式,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沉积模式演化等方法,结合经典湖底扇沉积模式、重力流沉积理论和地震资料,定量刻画湖底扇砂体展布范围。研究表明,旅大A构造东三段为富砂型湖底扇沉积,可细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远端带、滑动滑塌陡坡带、朵叶缓坡带等沉积单元。根据流变学特征,结合岩性组合、物源搬运距离,可将朵叶缓坡带细分为朵叶碎屑流沉积、朵叶前端浊流沉积。通过建立等时地层切片,优选最小振幅属性,将井震结合,定量刻画出湖底扇砂体的平面展布范围。  相似文献   
109.
根据2005~2018年新疆68次5级以上的地震数据,通过泊松过程描述了地震的发生,利用复合泊松过程得出14年间新疆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期望值,在计算新疆地震重复周期的基础上,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新疆地震的复发概率做了科学预测,得到新疆地区在未来10年间的地震复发概率.结果表明,5.5级地震的重现期约为每年3次.  相似文献   
110.
我们没能避开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的那场毁灭性的大地震.有人问,为什么我们没有预测到这场大地震呢?地震专家说,地震预测非常复杂,是一个至今不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可是,有时人们在地震前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动物在地震发生前数天或教小时表现异常,如狂叫乱跳、乱飞,精神不振,不思饮食,等等.动物的这些异常行为是在告诉我们"地震就要来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