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63篇 |
免费 | 477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3篇 |
丛书文集 | 147篇 |
教育与普及 | 40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03篇 |
现状及发展 | 22篇 |
综合类 | 50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27篇 |
2019年 | 98篇 |
2018年 | 65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329篇 |
2013年 | 317篇 |
2012年 | 372篇 |
2011年 | 443篇 |
2010年 | 379篇 |
2009年 | 408篇 |
2008年 | 510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224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27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74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地震条件下抗滑桩计算主要是基于岩土体动力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值法和拟静力法,前者误差很大,后者不能考虑地震的时程作用.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有限杆单元法(矩阵位移法)理论、多质点有阻尼体系动力反应的振型叠加法理论和Reyleigh阻尼理论,提出一种抗滑桩计算方法,用于地震条件下抗滑桩时程法分析计算,并给出了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972.
因埋藏深度、构造复杂、岩性异常体或地层接触关系复杂多变等原因,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很大,构造形态发生畸变,对地震解释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落实异常体对下伏地层的影响程度,采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设计不同波阻抗组合、岩性组合及异常体大小、形态变化的两类正演模型并模拟其地震响应特征,其波场快照能直观地展现地震波在某种波阻抗组合和岩性组合情况下的传播过程,有利于分析异常体对下伏地层成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利用正演模拟方法能及时发现异常体因其厚度及波阻抗差异引起的假断层和假构造现象,可有效指导解释人员建立正确的解释方案,消除对地震解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3.
郑家树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
地震是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突发式自然灾害,每年地震引起的损失都很大.桥梁工程作为生命线工程之一,调查与了解桥梁的震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建立正确的抗震设计方法、采取有效抗震措施的科学依据.文中分析了空间相关地震动拟合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大跨度桥梁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以及该领域所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75.
连续梁桥以其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整体性能好等优点,在我国的城市和公路桥梁中分布极为广泛.橡胶支座隔震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结构被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连续梁桥抗震设计中.长联多跨连续梁桥由于其跨数多、单联长度长,地震响应较一般连续梁桥明显,且其所需支座数量众多,选取抗震性能好且价格适中的橡胶支座是该桥型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以漳河特大桥第二联为工程背景,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代替原设计的HDR系列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开展了桥梁非线性地震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墩高的变化会引起全桥刚度分布不均衡,造成地震惯性力在纵桥向分配不均,桥墩越矮所受地震惯性力越大;桥梁刚度对横桥向地震惯性力的分配影响不大;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的长联多跨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76.
刘红梁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0(3):264-269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扭转作用对不规则结构具有显著影响。针对4次著名的大地震,对不规则结构的扭转不利影响做了分析;对国内外有关结构规则性的研究进展、国内专家学者在结构扭转规则性问题上的学术碰撞做了全面的总结;对规范扭转指标—位移比和周期比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进展做了总结和研讨,指出了在结构动力学基础上所得到的结论与位移比指标、周期比指标之间存在的逻辑瑕疵,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977.
用常规方法确定岩性油藏含油边界需要一定的井孔资料,导致勘探成本较高,为此引入神经网络方法。先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提取地震特性参数,与已知井的试油结果一起组成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集,经训练并绘制测线剖面或平面图,最终确定出含油边界。应用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玛北油田二叠系乌尔禾组和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进行了含油边界的确定,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以直观地在剖面图上确定油藏的含油边界,这样确定的含油边界能够满足储量计算的要求,且该方法较传统方法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78.
979.
根据神经网络、非参数回归等非线性方法的基本原理 ,对储层参数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根据井点储层参数观测数据与井旁道地震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自学习功能 ,建立起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适应性很强。但该方法对井点储层参数及地震属性的质量要求较高 ;而非参数回归方法不必事先知道储层参数和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 ,可以避免由于模型假设与实际情况的偏差而产生的错误预测。该模型包罗广 ,适用面宽 ,能够有效地反映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在油气预测以及油藏描述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0.
为验证声共振探雷模型对地雷的鉴别能力,研究了不同掩埋物对声.地震耦合效率的影响.首先,简述声波共振技术探测地雷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系统;其次,检测在没有埋藏物、埋藏地雷及埋藏砖头3种情况下声波激发的地表振动速度的幅频特性曲线;最后,用有无掩埋物地表振动速度相对值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地雷对地表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埋藏地雷与没有埋藏物的地表振动速度的比值在很宽的频带内大于1,地雷能引起地表振动状态的明显变化.表明掩埋地雷能提高声一地震耦合效率,声共振探雷模型具有较强的地雷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