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澈 《科技资讯》2013,(14):89-89
随着页岩气开发的兴起,微地震监测技术作为与之紧密相关的一项地球物理技术受到了日益密切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原理,随后列举了三项国外成功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实例。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孙旭丽 《科技信息》2012,(7):138-139
依靠地震科技创新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根本原则和必由之路。因此,加快地震科学技术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防震减灾工作中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是提高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迫切需求。本文试从国家对指导地震科技创新、推动地震科技进步的有关纲领性文件精神入手,进一步论述了地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33.
基于复合断裂力学解析方法和能量平衡原理,考虑非常规油气储层岩石高脆性和低渗透性特点,研究水平井分段压裂诱导裂缝间应力相互干扰条件下裂缝扩展的力学机制和缝内变密度支撑剂运移规律。根据水力压裂裂缝扩展的拟三维模型和考虑缝内流体沿缝长、缝高二维流动的全三维模型,分别考虑水平井单井缝网压裂和双井同步压裂形成网状裂缝状态,建立考虑缝间应力干扰的诱导网状裂缝体积压裂优化设计模型,采用Visual Studio 2012开发平台,研制设计软件3D-UGMulti-Fracture。根据断裂力学和渗流力学原理研究水力压裂过程中不同密度支撑剂在网状裂缝内的运移过程。利用微地震技术对同步压裂井实施裂缝监测,检测结果与软件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按照压裂工艺设计要求,优化排液量和砂比等参数,增加裂缝有效支撑长度,提高裂缝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34.
地面微地震监测SET震源定位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基于Semblance参数计算的地震发射层析成像(SET)成像的特点,包括SET定位准确性与站点个数、信号信噪比、站点分布结构的关系等。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二十余口井水力压裂的监测经验,给出地面微地震监测站点个数选择的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监测结果表明,只要监测站点个数足够多,就能满足可识别微地震信号的信噪比阈值的要求,利用地面微地震监测实现压裂裂缝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5.
借助于砂槽承压含水层模型,以氩溶解气为研究对象,模拟气体聚集或稀释的异常源产生后,其在含水层中的运移过程。实验包括三组,分别模拟在不同的气源气体流量、水头压力和承压荷式、运移速率和溶解气贩运移过程。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氩溶解气的运移特征(主要包括运移模式、运移速率和溶解气峰值含量)与气源气体流量、水位和承压载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氩溶解气在低流量的范围内呈现出与离子类似的弥散特征,与离子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对福建数字遥测台网1999年所监测到的“9.21”台湾南投大震群和“9.23”福州小震群中的一系列较大震级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在这两次震群中,主要对台网测定的平均震组的影响因素,来自三个方面:(1)、台站地质背景的影响;(2)、起算函数引起的偏差;(3)、一定距离内地震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合肥科技》2007,(10):19-19
记者日前获悉,我省即将建立省级地震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据了解,该中心的建立,将有助于改善我省防震减灾基础设施条件,以及提升我省防震减灾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38.
文章根据国际地震中心(ISC)提供的地震数据,分析报道了自1905年至1999年期间拉萨周围地震发生情况。同时报道了拉萨周围新建的一个小型地震网监测到的2004年地震分析结果,旨在研究拉萨周围的地震活动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9.
40.
辽宁省地震数据共享系统是在辽宁省地震局现有数字化地震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省内地震监测数据资源,收集更加丰富、完善的地震监测数据,达到进一步扩大地震科学数据收集和共享范围、规范数据交换和共享格式的目的,逐步完善数据收集、提交、共享、管理与服务的运行体系,最终形成全省统一的、分布式的地震数据汇集和共享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