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6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212篇
教育与普及   4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7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603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基于傍河水源地污染特征的水质安全控制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大量佳木斯七水源水质数据资料,在其地下水监测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查明七水源水质现状及污染特征,明确对七水源-废醪池进行水力调控的必要性.进而依据井群优化研究基础,选择国内较流行的可视化地下水模拟软件Visual Modflow,并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对研究区进行水力调控.建立七水源-废醪池地下水污染运移模型,在是否清除污染源两种情况下,优化抽水井数量、位置及抽水量.并分析不同位置观测井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趋势,探讨水利调控技术的有效性,为确保傍河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92.
地下水不仅能够通过对河流的补给与排泄影响河流的流量,还能够影响河流的侵蚀作用。本文基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对地下水与和河流沉积影响的原因分析,总结了地下水对河流沉积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993.
针对混合结构中下部框架结构强弱轴方向的侧向刚度差别,对约束屈曲支撑采用不同的布置方案.选择位移比和周期比作为该结构体系整体协同工作的参数,将考虑上部网架的混合结构体系整体协同工作性能进行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布置的约束屈曲支撑能够明显改变位移比和周期比,提升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对混合结构整体协同工作性能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94.
相对于一般高层建筑,连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由于连体的存在使得原来独立振动的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出现连体部分受力复杂、扭转振动变形大等现象.运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对9个算例进行建模分析,并比较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变换支杆支座位置、连接体的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增加支杆可有效减弱结构扭转效应,减小连接体的轴力和位移.  相似文献   
995.
查干凹陷是中生代的沉积凹陷,巴音戈壁组二段是主力生烃层段,扇三角洲环凹分布,但扇三角洲沉积粒度
粗、相变快、物性差,储层有效性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针对有效储层的形成机制和分布,开展了沉积相、成岩作
用、储层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扇三角洲不同相带储集物性差别较大,平原相砂砾岩杂基含量高、分选差,储层致
密;外前缘相岩石粒度偏细,水动力弱,泥质含量高,储层物性较差;扇三角洲内前缘分流河道微相岩石多为细砾岩、
粗砂岩,分选较好,泥质含量较低,成岩早期的钙质胶结作用对压实起到抑制作用,为后期溶蚀作用创造了条件,碱性
沉积环境及其储层的成岩演化史有利于形成溶蚀孔隙。油气成藏具有扇三角洲前缘储-平原封堵-源内近距离运
移-构造背景控藏的特点。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优选乌力吉构造带重点解剖,在扇三角洲前缘钻探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996.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四类盆地、三种储集体”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区
带、圈闭与成藏的地质理论与“构造-层序成藏组合”模式研究,为中国陆相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属于“多坡折缓坡-湖侵域和高位域河流三角洲组合”的岩性地层油气藏,仅仅依靠
“构造-层序”的思路难以实现有效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地球物理方法呈现多元化发展,推
进了地震技术在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领域的应用,但同时地震技术的局限适应性同样明显。以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
拗陷区为例,通过应用垂向岩性组合关系、地震波谷信息的应用和多子波分解技术,尽可能多地挖掘地震波形中蕴含
的地层岩性信息,探索这3 种地震方法在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中的适用性,依靠钻井、沉积
规律约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根据钻井资料及构造分析, 对塔东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和塔中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系统解释, 在该地区震旦系之下识别出断坳二元结构的陆内裂谷, 该裂谷由4个断陷沿纬向形成一个裂谷带, 其平面分布形态与高磁异常范围极为吻合。结合构造与地层发育特征认为: 裂谷期断陷中发育典型陆内双峰式火山岩, 是航磁异常带上磁力高的直接表现; 高磁异常带轴线与断陷的边界断层位置吻合, 异常源具有垂直向下的通道, 与基底断裂及深部岩浆上涌有关。正演计算验证了南华纪裂谷带模型的磁异常结果。高磁异常带东段为裂谷成因, 向中部、西部裂谷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至巴楚段高磁异常主要由二叠纪玄武岩造成, 异常带西段则属于塔南古陆块。  相似文献   
998.
 2014年翩然而至,2013年恋恋不舍地关闭了时光之门。回顾2013年,有光荣与喜悦,有喧腾与寂静,有质疑与争鸣,甚至还有“对峙”与“反目”,大大小小的科技事件构成了全年科技界一道道色彩斑斓的风景。  相似文献   
999.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表层岩溶地下水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表层岩溶带地下水动态预报中,从不同角度建立了2个预报BP网络模型,A模型刻画水位与降雨量、蒸发量和泉流量之间的关系,相对误差为±2%;B模型刻画水位自身的变化规律,相对误差为±5%,均可用于预报水位.A,B模型可为表层岩溶水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符俊 《广东科技》2005,(7):62-63
1、基坑止水方式概述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基坑止水是地下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基坑止水的方式往往根据开挖深度、地下水和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工程造价和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进行选择。国内常用的基坑支护和止水的施工方式主要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注浆止水帷幕、钢筋混凝土或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开挖换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