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系统科学   77篇
丛书文集   264篇
教育与普及   34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5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626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500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570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科学大观园》2014,(22):I0002-I0004
<正>美国华盛顿州东部的帕卢斯地区幅员辽阔,其中起伏的丘陵和多彩的麦田景观被认为是地质演化的结果。在春回大地的晚春和万物生长的夏季,这里呈现出绿影变幻的汪洋绿海。秋天则是铺天盖地的金色麦浪,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座金色的沙丘。到了万物萧瑟的冬天和早春,大地又还原为红棕色。  相似文献   
972.
本文根据湛江市区水文地质概况及大量钻孔资料,对该地区含水层岩组进行了划分,建立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地层、岩性),仔细研究该地区的地质构造、钻孔资料、地下水特征,概化湛江市含水层结构模型,并采用等效岩性法对各层进行岩性分区。旨在为湛江市区研究因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域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方法反演大气湍流强度。神经网络的输入为不同大气湍流强度下的退化图像,输出为表征大气湍流强度的折射率结构常数。混合域注意力机制由空间域和通道域双重注意力机制组成,其中空间域注意力机制用于增强退化图像中受湍流影响的区域特征,通道域注意力机制用于增强由湍流引起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在网络训练阶段,引入的混合域注意力机制让神经网络更专注于退化图像中与大气湍流强度相关的特征,提高了模型的精度。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实现大气湍流强度反演。  相似文献   
974.
南海是世界上第三大边缘海,也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复杂的构造应力和演化过程成就了该区域优质的地热背景条件。本文以南海海域大地热流、热储、流体地热数据为依据,基于南中国海的热历史、热状态以及流体地热特征认识基础上,分析研究莺-琼盆地11个地层水样和13件样品岩石热物性参数,从盆地热演化、岩石圈热结构、构造背景、热源、热储、盖层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南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对地热资源形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5 Ma以来活动构造最为活跃的地带,发育海山、高压流体底辟、气烟囱等,是热事件最活跃区;地幔热流与地表热流之比为0.59,具有“冷壳热幔”的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洋中脊、红河断裂等深大断裂带、以伸展构造为主的断块、底辟核心影响区等,提供了深部热物质上涌“热通道”,造成现今地温异常;以莺-琼盆地为例,按热储区域封盖组合特点,由浅层乐东组到深层崖城组,划分了浅层中-低温地热系统,中深层高温地热系统、深层超温地热系统。南中国海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利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海洋地热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对比南海地热资源优势,从技术、经济角度探讨海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5.
地层速度的变化是孔隙压力预测过程中的敏感参数之一,而岩层的性质、岩石的成分等众多因素则影响着速度的变化,导致其预测和估计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本文首先利用中途垂直地震剖面(VSP)获得的已钻井段的时深关系及钻头前方未钻井段反射波场信息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地层速度预测问题进行建模,其显著特点是众多影响因素以属性形式作为输入模型,然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器来求解该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预测得到钻头前方地层速度。鉴于输入的VSP走廊叠加资料及衍生属性具有比常规地震更高的分辨率,从而使得预测得到地层速度也具有更高分辨率。基于以上工作基础上,我们将基于VSP预测获得的速度应用在地层压力预测中,并实际应用在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井中,预测了钻头前方300 m的地层速度,进而估算钻头前方地层的孔隙压力。后续的实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较为可靠,为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持,验证了本文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6.
水平井施工过程中已广泛应用随钻地质导向技术,在持续发展储层随钻测绘等新技术过程中,密度成像技术在随钻地质导向技术中的应用仍然较为普遍。针对南海西部Z油田井控程度低、构造变化大、储层横向变化快等问题,引入了密度成像工具和相应的地质导向技术。借助高分辨率密度成像成果拾取精确的地层倾角,在此基础上分析落实构造形态,判断轨迹所处的相对位置;配合地质录井确定的岩性情况,避免局部相变造成的出层;从而为实时决策提供判断依据并指导地质导向。实施过程中首次提出并使用了过井轴视倾角的概念,改进了常规利用成像数据计算地层倾角的方法并通过实际对比验证;该区块目前已完钻4口水平井,平均长度580 m,优质储层钻遇率80%。结论认为:在密度变化明显的构造+岩性油藏中使用该技术,能有效降低构造不确定性等地质风险,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  相似文献   
977.
基于改进Dix公式层速度求取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四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840-7843,7848
针对理论Dix公式求取层速度结果不可靠这一问题,应用基于指数渐进边界速度趋势模型约束Dix层速度反演技术,获得的层速度能较好地消除研究靶区水深变化、层速度纵向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构造畸变影响。并且计算精度、反演速度快,得到层速度更符合地质规律。无论从理论模型的验证,及实际资料的处理,都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8.
新疆富蕴县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希勒库都克铜钼矿体严格受斑岩体(石英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控制。矿石具细脉状、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铜矿和黄铁矿以及少量的磁铁矿、白铁矿。蚀变主要为硅化、钾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其成矿地质背景与世界巨型斑岩铜矿十分相似,展示了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79.
王建  胡罡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5):3598-3601
通过对胜利油田高采收率断块油藏地质开发特征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了其获得高采收率的成功开发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开展人工仿强边水驱开发断块油藏的技术思路。矿场试验研究表明可以实现剩余油的有效动用和高效波及,而且对断块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还有利于油田的污水减排工作,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80.
近年来使用国产光学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湿度已成为业内研究热点,其中利用高分一号(GF-1)影像反演土壤湿度是一种潜在的新兴手段,但应用中模型参数需要根据地域调节.为提高GF-1反演土壤湿度的准确度,将豹澥试验区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的GF-1多光谱宽幅覆盖(WFV)影像和地面观测站点实测数据作为数据源,以垂直干旱指数(PDI)、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修正型垂直干旱指数(MPDIN)、基于两波段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的修正型垂直干旱指数(MPDIE)以及植被调整垂直干旱指数(VAPDI)这四种干旱指数为基准建立土壤湿度反演模型并进行精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植被区域,四种模型的反演结果大致相同,决定系数均在0.7350左右、平均相对误差均在4.50%左右、均方根误差均在1.10%左右,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有植被区域,VAPDI的反演效果最优,MPDIN与MPDIE次之,PDI效果不佳.与PDI相比,VAPDI由于考虑了混合像元的影响,不仅适用于稀疏植被区域,也适用于密集植被区域,应用范围更广;与基于两种不同植被指数的MPDI相比,VAPDI由于克服了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像元反射率等因素的影响,基于该指数的土壤湿度估计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达到0.7277以上,具有较高的反演能力.因此,针对豹澥试验区的实际情况,VAPDI指数具有精确反演土壤湿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