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8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3篇
系统科学   128篇
丛书文集   170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98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铁路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在进行客观概率的估测和采用适应应答变化的指数平滑法来预测铁路受灾损失的基础上,给出风险度的确定方法,进而以划分出安全区、警戒区和危险区来实现铁路自然灾害的宏观预警  相似文献   
992.
基于P-S模型的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帮助探测企业财务风险并防范财务危机。本文创新地将统计学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应用于可能-满意度模型,建立了新的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将其应用于14家高风险的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使用简单,并具有较好的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993.
人群聚集场所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往往发生突然、难以控制,并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劣后果.人群安全管理和控制是有效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研究和开发监测人群运动状态并识别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算法和软件系统将有助于管理部门在事中阶段针对突发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置措施,降低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利用MATLAB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算法,用于分析和计算视频中人群聚集可能导致的拥挤踩踏事故风险,主要采用基于互相关算法的速度特征提取方法,并使用速度方差等参数进行风险的表征,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进行实时分析和事前预警.最后使用该算法对上海踩踏事故监控视频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了其适用性.该算法将为人群聚集场所的安全管理提供更加充分可靠的信息支撑,提升现有的人群聚集场所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4.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及预警软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可持续发展评估和预警模型,在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下,实现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和预警,并建立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了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到实际操作的跨越.  相似文献   
995.
在分析自媒体舆情特点的基础上,把舆情的社会背景和舆情信息表现形式纳入评估体系,构建了面向自媒体的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主要影响指标,进而建立了针对自媒体舆情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平均方案(平均解)距离测度方法的单值中智集舆情预警模型。该方法不仅兼顾了评估专家的认知局限性和决策环境复杂性,而且避免了大规模数据预处理。  相似文献   
996.
997.
以广佛交界河段西南涌、芦苞涌以及九曲河为研究范围,构建基于MIKEHYDRO的一维感潮河段水动力、水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两涌”水质预警系统。水动力、水质模型通过多次比对以及参数率定,使模拟与实测结果相关系数达到0.982 0。水质预警系统能对各种水环境风险管理方案和不同防治情景的实施效果进行在线模拟,从而实现河道水质超标预警功能。模型以及预警系统已经多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包括水资源论证水量分析计算、水质污染物通量计算、西南涌补水论证流量水质模拟等项目。  相似文献   
998.
本研究对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2002-2021年发生的20次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广西近岸海域赤潮平均每年发生1次,发生面积约为384 km2,持续时间为3.65 d,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近10年(2012-2021年)相对前10年(2002-2011年)赤潮发生面积增加(18倍)。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共有10种,其中次数最多的是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其次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和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但近10年不断有新的赤潮藻种出现。赤潮发生总数中,有毒或有害赤潮11次,分别为球形棕囊藻4次,夜光藻和水华微囊藻各3次,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1次。广西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的分布范围广,2008年以前主要发生在北海市涠洲岛海域,2008年以后钦州市三娘湾和三墩岛海域、北海市廉州湾及防城港市防城湾陆续开始发生赤潮。通过综合分析近20年北部湾近岸海域赤潮发生和分布的基...  相似文献   
999.
金沙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跨越我国第一、二地貌阶梯过渡带,流域内地质灾害频发。四川沿江高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项目,对凉山州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针对金沙江中游沿江高速屏山-金阳段地质灾害的差异性分布这一特殊现象,本文通过遥感解译、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背景条件与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地质灾害差异性分布的成因机制,提出了研究区不同灾害类型的防治对策。研究表明:(1)沿江高速屏山-金阳段地质灾害表现为年降雨量大的屏山县泥石流灾害发育的比例远远低于年降雨量小的雷波县和金阳县;(2)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是差异性分布的内部影响因素;(3)临界降雨量和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差异性分布的外部因素。内外因素共同主导着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差异性分布。根据灾害类型的不同,给出针对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00.
地质灾害、地震灾害与矿山灾害是中国的主要固体地球灾害,地壳运动变化与岩石受力灾变是固体地球灾害发生的根源。通过分析岩石受力灾变辐射异常实验研究及固体地球灾害遥感监测实践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了综合多种电磁与非电磁手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卫星-航空-地表-地下四位一体、立体协同的广义遥感监测体系。论述了突破经典遥感信息融合的局限,从时间、空间和物理尺度研究和挖掘广义遥感信息中多种物理量之间及岩石灾变前兆之间的内在机理与关联规律的必要性。为提高固体地球灾害前兆识别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分析了在GEOSS条件下构建固体地球灾害广义遥感监测体系的有利契机和若干前沿问题,包括广义遥感信息融合理论、固体地球灾害前兆识别模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