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0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41篇
教育与普及   1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363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砖混结构墙体不同程度裂缝是工程质量中的一个普遍通病现象,由于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乃至设计或施工工艺等质量因素,使砖砌墙体表面产生一些不同性质的变化.砖混结构一般性裂缝(除严重开裂外)不危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致使这类裂缝现象屡经发生.  相似文献   
22.
蒋冠冕 《甘肃科技》2007,23(8):174-175
进入21世纪以来,住宅建设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是当前地基不均匀沉降、墙体渗水、屋面渗水、管道漏水、下水道堵塞不畅等质量通病仍然存在,文章分析了软土层地区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3.
基于竖向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的预压作用机理,分析了影响地基沉降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24.
王卫震  谢弘帅 《科技信息》2007,(13):126-127
减少沉降的桩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应用和广泛的认可。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设计实践,对该理论进行的深一步的探索,提出考虑筏分担荷载的桩筏基础设计方法,以期更达到减少桩数和承台厚度,满足工程要求并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25.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安徽省淮北市惠苑小区工作基点组的沉降观测网的布设、观测及数据的处理方法,结合实例,阐明了运用相邻沉降点某一观测周期沉降量之差来检验建筑物状态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26.
计算分析表明,当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在路面板底面产生远远超过弯拉强度的拉应力.不均匀沉降量达到3cm时,混凝土路面板产生破坏.破坏的原因是在面板底面被拉裂的前提下,面板表面产生超过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的压应力而被压碎.路面板表面产生的压应力随面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7.
沉降比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  马春虎 《青海大学学报》2005,23(4):25-26,46
通过分析沉降变化规律与其他有关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旨在掌握和控制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污水的工艺运行情况,使处理后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28.
桥头跳车是结构物与台后路基不均匀沉降客观上造成的病害,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顽疾,始终未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治理。桥头跳车与非正常路的跳车现象在高速公路上有时是兼而有之,但后者完全是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前者乃是故而有之。如何最大限度的减低桥头跳车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9.
胡丹  吁海 《南昌高专学报》2005,20(3):104-105
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对处于软土地基上的大面积堆载,可以提高地基强度,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为地基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0.
严军  李晓思  李哲  刘路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4):10469-10478
为了探明注浆法应用于黄土地区某既有高层建筑地基加固产生负面作用的原因,用以指导该建筑物进一步的加固工作。本文依托某建筑物纠偏工程讨论了注浆法在局部非饱和黄土地基中的适用性。现场监测了建筑物的沉降、倾斜以及地基土孔隙水压力指标,结合地质条件以及前期加固方案,分析了注浆后地基土承载力不升反降、建筑物沉降速率增大的原因。结果表明:注浆开始后,建筑物沉降速明显增大,且南侧高于北侧,随着施工的暂停和恢复,沉降速率随之减小和增大。最大沉降速率达2.05 mm·d-1,南北两侧最大沉降差达40.78 mm。孔隙水压力变化趋势与沉降速率类似,最大孔隙水压力达990.21 kPa。停止注浆后,地基南侧各处孔隙水压力有所降低,降幅约8.85%~45.56%。注浆使建筑物产生不均沉降的原因为,未凝结浆液中的水在注浆压力和较高的孔隙水压力作用下逐渐渗透到本就排水条件不良的地基土中,且由于地基内初始孔隙水压力及初始排水条件的差异,对地基产生了不均匀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上。可见对于类似的排水条件不良且孔隙水压力过大的局部非饱和黄土地基,注浆加固前应采取打入排水板、泄压孔等措施消散孔隙水压力,然后再进行注浆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