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03篇
丛书文集   100篇
教育与普及   1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28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30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拜读《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36~38页《地理学概念的规范和更新》一文,其中38页第18行蔡运龙教授提及台湾学者表达为“地境”,疑为笔误,应是“地景”。兹补充本人意见如下,提请各方讨论:  相似文献   
992.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 拜读<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36~38页<地理学概念的规范和更新>一文,其中38页第18行蔡运龙教授提及台湾学者表达为"地境",疑为笔误,应是"地景".兹补充本人意见如下,提请各方讨论:  相似文献   
993.
地理学领域几个术语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正确使用科技术语的重要性.对地理学领域一些常用术语的使用进行了探究,以期引起使用者的关注,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术语.  相似文献   
994.
1991年,我曾经应台北《中国论坛》之邀,撰写专文“一九七八年以来的大陆科学哲学”(发表在该刊第23期,1992年9月,第12—20页)。后来在收入我的论文集《中国现代科学思潮》(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时,这篇文章被科学出版社的编辑更名为“1978年以来的中国内地科学哲学”。在该文中,我从专业刊物、翻译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勾勒出中国科学哲学十余年间(特别是在八十年代)的再生(与五四的传统和余韵对接)、发展、繁荣的历史轨迹。尽管拙作有挂一漏万之嫌,但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毕竟也能察觉到已逝岁月的一些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995.
在文人文化传统和诗歌创作风气的影响下,自然山水逐渐成为宋词的重要内容。宋代山水词中包含了道德、情感、哲学等多重文化内涵。从道德层面而言,词人们继承了儒家"山水比德"的传统,并使山水词承载了新的人格化的象征意义;从情感层面而言,词人丰富的感情和强烈的个性赋予自然山水浓厚亲切的人情味和非比寻常的精神气魄;从哲学层面而言,宋代词人深受道家"自然"哲学的影响,在对自然的观照中,他们领悟自我存在的价值,实现了人的自然化。  相似文献   
996.
吴晓江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1):103-107,110
当前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需要澄清“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曲解和贬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思想迷雾及其对国内理论界的影响,在把握恩格斯逝世后百余年来世界科技和哲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时代精神重新解读恩格斯的理论遗产,可以发现恩格斯关于融入人类历史活动及其价值判断的辩证自然观、凸显主体能动性和反对狭隘经验主义的科学观和认识论、社会文化开阔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观,依然是波澜壮阔的现代科技哲学潮流奔腾不息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997.
光阴易逝,岁月如流,转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创刊时为《华中师范学院学报》)已整整50周年了。我曾在学报编辑部工作过14年,当回首学报50年的发展历程时,有着书写不尽的万千感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从创刊时文理科不分版、出版不定期、页码不固定、也无专职编辑人员到1974年学报正式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配备了专职编辑,建立了学报编辑部,出版期数、出版时间、页码、印数、发行等开始走上正规。特别是在贯彻了教育部1978年《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文件后,对学报的性质、任务、指导思想、编辑方针和原则、领导体制、  相似文献   
998.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化史和风格各异的区域化系统中,对中国古代士人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齐鲁化。苏轼于古齐地为官,对齐化的积极学习、吸收及对齐化广泛传播的同时,齐化对苏轼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科技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便将导致停滞与落后.在盛赞中国古代科技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对隐藏其中的一些遗憾发出了叹惜.  相似文献   
1000.
高师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工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个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结构模式,从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了课程体系优化必须考虑的因素;给出了一个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工程框图,将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为5个基本环节,重点论述了从“主干课程→课程群→课程体系”的递阶控制设计思路;最后,给出了课程体系优化的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以此完成了高师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