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02篇
教育与普及   9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9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常规及核壳乳液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Zonyl TM)、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为原料,分别采用常规乳液聚合和核壳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了两组三元共聚物乳液。系统研究了聚合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和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计算出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8.4 kJ/mol,恒速期反应速率与乳化剂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关系为Rp∝[I]0.66[E]0.8。通过共聚物膜对水接触角的测定,比较了两种聚合方法制备的样品涂膜的表面性能,发现所制备的样品均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氟单体含量相同时,核壳乳液聚合样品的疏水性明显优于常规乳液聚合样品。  相似文献   
82.
面对当今学科分类越来越专门化与知识生产越来越迅猛的趋势,荐书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然而,我以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问题基本上都是深深地嵌在全球性与地方性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辨证之中的,而这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来看,也就转换成了我所强调的"全球化时代的特定知识生产"的问题。因此,我在这里仅结合我始终具有的学术旨趣以及我所认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下所应侧重的视角,简单谈一下我个人的读书体会并将之与广大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83.
王凯伦  胡潇然  孙阔  夏亮  张千  向勇 《科学通报》2022,(24):2958-2964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人机交互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基于外置机械系统、摄像头、红外线或毫米波等技术的人机交互方案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便携性差、功耗偏高、识别误判等,并且识别器件与显示器件难以一体集成,需要占据额外的空间,不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发展.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红外热释电材料偏氟乙烯共聚物制备的自供能、高透过率悬浮触控传感阵列,该传感阵列能够与显示器件一体化集成,具有较高的透光率(≥90%)和较小的厚度(数十微米),以及针对不同距离与运动速度的手势识别功能.基于该类红外热释电薄膜器件的阵列传感技术有望支撑未来电子产品轻薄化以及多功能显示模组集成发展.  相似文献   
84.
以氟硅氧烷改性的环氧树脂为基体,采用二甲苯/乙酸乙酯混合溶剂制备疏水涂层,研究氟硅氧烷含量、溶剂种类对涂层疏水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氟硅氧烷含量的增加,涂层的接触角逐渐变大;仅以二甲苯为溶剂时,制备的涂层表面较为光滑,最大接触角为105.0°;在二甲苯/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体系中,由于溶剂挥发速率的差异,涂层表面形成了5~15μm微孔;氟硅氧烷与环氧链段的相分离遵循成核-增长机制,微孔中产生尺寸为0.1~0.6μm的突起,涂层成膜过程中氟和硅自发向外表面迁移以降低其表面能;当氟硅氧烷的质量分数增加到30%时,涂层表面微孔和孔内凸起可以截留更多的空气,涂层的最大接触角提高到约115.5°,疏水性明显提高,并且涂层具有强附着力(5B)和高硬度(6H),表明其应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5.
以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为基体,氮化硼(boron nitride,BN)和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为填料,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MWCNT/BN/PVDF三相复合材料,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  相似文献   
86.
氟氯氰菊酯杀虫效果良好,应用广泛,而其农药残留会对环境与食品安全带来潜在的影响,因此氟氯氰菊酯残留检测及其有效降解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氟氯氰菊酯进行了荧光光谱实验研究,发现296 nm处为特征峰。根据光谱图对不同的氟氯氰菊酯浓度值与相应特征峰荧光强度值进行回归分析建模,得到氟氯氰菊酯农药残留检测模型函数,相关系数R为0.997 8,回收率在96%~104%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8.9%,相对标准偏差为2.6%。基于紫外光照射对氟氯氰菊酯进行降解,获取降解后的药液荧光光谱,得到降解时间与特征峰荧光强度之间的降解模型函数,相关系数R为0.993 2,平均回收率为98.25%。结合所得氟氯氰菊酯农药残留检测模型函数及其降解率公式,进一步计算得到氟氯氰菊酯经过不同降解时间后对应的降解率值。当降解11 min后,降解率为72.6%,降解80 min后,降解率为97.8%。实验表明,荧光光谱能够有效检测氟氯氰菊酯农药残留,而且紫外光照射可以有效降解氟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87.
2007年4月22日,广州7名绿化工人吃野生蘑菇中毒,目前中毒的7人全部送往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除1人症状轻微外,其余6名中有2名属中度中毒,4名为重度中毒。经卫生专家鉴定,此次导致中毒的蘑菇为灰花纹鹅膏菌,是剧毒白毒伞系列的其中一种。食用这种剧毒蘑菇,一般会在12小时~16小时内产生中毒症状。现在正值春季,是各种野生毒蘑菇生长的旺季。特发表此文,以供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88.
(一)本学报足由综合性本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学术刊物。本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遵循“双百方针”,以学术创新性、应用性和地方性为特色,校内外作者的论文来稿均受欢迎。本刊为双月刊。  相似文献   
89.
案例一排不出去的毒导致死亡2006年1月,打工妹付某死在了自己的四川老家。临死前,她给妈妈的遗言就是:我真不该进那个厂,我进那个厂好苦啊,苦得没法说。19岁那年,付某带着美好的梦想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惠州某电池厂,当了一名女工。现实与理想差距很大,新工人进厂,大概在半个月内,才会慢慢习惯那种味道,非常的臭。工友事后回忆,每次机器压下来,砰的一声,声音非常  相似文献   
90.
吸入井下炸药烟雾中毒常可引起中毒性肺炎、中毒性心肌炎,我院接诊一例心电图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表现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