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1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用无氦TEA CO_2激光器(9μm带谱线)辐照F-22,选择性激发~(13)CHClF_2,使其达到离解,得到~(13)C的富集。测得选择系数α的峰值位置在1047cm~(-1),相对于~(13)CHClF_2的线性吸收峰位置红移了36cm~(-1),α随激光能量密度、F-22气压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索多种矿产耦合成矿的盆地构造动力学问题。方法综合剖析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油、气、煤和砂岩型铀矿等多种矿产共存富集的时空配置关系。结果鄂尔多斯盆地多种矿产相互关联、共存富集于古生界和中生界的不同地质层位,促使它们耦合成矿的时代主要发生在晚侏罗-早白垩世的燕山中晚期,主体受控于中新生代多构造演化及其关键变革时期的构造转换过程。结论探索、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动力学演化及其叠加转换关系,有助于客观认识多种矿产共存富集可能受控的统一盆地动力学环境及其耦合成矿效应。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金属铬与酵母细胞的结合方式。方法利用红外光谱法对啤酒酵母生物富集金属铬前、后蛋白质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得到生物富集金属铬前、后的IR谱图。发现酰胺Ⅰ带的吸收峰发生位移,从1 657.78 cm移动至1 646.02 cm,且峰形发生变化。结论蛋白质肽链上的羰基氧与铬形成配位键。  相似文献   
54.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危险废物(70%工业废物 30%医疗废物)焚烧飞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特性及其主要化学形态、浓度分布规律.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主要污染重金属为Cd,Pb,Zn,其数量高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数倍,属于危险废物;飞灰中主要重金属以可溶及交换态、残留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为主要化学形态,其中As,Cr, Cu比较稳定,而Cd,Pb,Zn易溶出进入环境;飞灰中Cd,Cu大体上呈易富集在小颗粒的趋势,Pb,Zn集中分布在50~125,125~250μm的两个粒级.  相似文献   
55.
大洋多金属矿是以铁锰氧化物为主相的复杂矿物,利用大洋多金属矿三相氧化法提取锰,并使铁铜钴镍富基于渣中的方法是富集分离有价金属的新途径.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240℃;时间2 h;碱锰的物质的量的比为45;通气量0.5 m3·h-1;锰粉粒度为-200目.铁镍的固相富集率接近100%,铜钴大于93%.液相氧化反应后Fe,Cu,Co,Ni等金属基本上被分配到渣中,赋存在矿物中的变价金属氧化物对锰酸钾的反向分解有促进作用,初步实现了这些金属与Mn的分离.  相似文献   
56.
蔡军  王立  吴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28(11):1058-1063
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梯度磁场实现空气中氧气富集的方法:用两块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异极相对围成一个四周边界开放的磁场空间,其边界处存在着指向空间内部的场强梯度. 进入磁场空间的气体中氧分子在通过边界流出时将受到磁化力的阻碍作用,这样就在磁场空间内部尤其是远离空气入口位置,氧分子得到富集. 该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可有效避免由于气体湍流、分子的布朗运动以及扩散作用所造成的再混合. 磁体材料为钕铁硼,尺寸为78mm×38mm×30mm,所围空间的尺寸为78m×38mm×1mm. 实验结果表明:磁场空间内氧体积分数增加最多的地方出现在距空气入口最远边界处,在一定空气入口流量范围内(≤60mL·min-1),进出口空气流量比存在一个最佳值,使磁场空间内各处的氧体积分数达到最大;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该值在2.0左右,当进出口流量分别为40mL·min-1和20mL·min-1时,出口气体氧的体积分数增量可达到0.65%.  相似文献   
57.
不同水质灌溉对作物中重金属积累和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邯郸市5种水质灌区作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含量测定,分析了不同水质灌溉对小麦和玉米体内重金属积累和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鸡蛋壳中含约1/1000溶菌酶,常规方法很难提取。该文叙述了用聚丙烯酸富集方法从鸡蛋壳中提取溶菌酶的实验过程,比较了不同的聚丙烯酸用量对提取收率的影响,并测定了溶菌酶的防霉变功能。  相似文献   
59.
利用人工合成的 1nm锰矿相与铜、钴、镍等二价金属阳离子的离子交换实验的结果表明 :人工合成 1nm锰矿相具有强烈的金属阳离子交换能力 ,其交换能力大小顺序为Cu2 +>Co2 +>Zn2 +>Ni2 +;有机质存在对离子交换起到抑制作用 .阳离子交换是多金属结核成矿后期的重要途径 .从镍离子较弱的交换能力和其在结核中较高含量的矛盾中可推测 :铜、钴、镍等有价金属元素在多金属结核中的富集 ,可能是生物成矿和化学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58,自引:5,他引:158  
通过野外调查和栽培实验,在中国境内发现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野外调查表明,蜈蚣草对砷具有很强的富集作用,其砷的分布规律与普遍通植物也明显不同。蜈蚣草不同部位的含砷量为:羽片>叶柄>根系;蜈蚣草地下部的生物富集系数随着土壤含砷量的增加而呈幂函数下降。在含砷9mg/kg的正常土壤中,蜈蚣草地下部和地上部对砷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高达71和80。从矿区采集砷污染土训进行室内栽培实验发现,室内栽培时蜈蚣草羽片的含砷量比野外生长条件下(同一种土壤)增加1倍多,其羽片含砷量可高达5070mg/kg;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蜈晔草羽片含砷量不断增加,蜈蚣草不仅对砷有很强的忍耐能力和富集能力,而且生长快、生物量大、地理分布广、适应性强,因此在砷污染环境的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植物中砷的吸收、运转和解毒机理等生理生化特性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