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从多维空间概念出发,将距离平方和最小扩展为广义加权距离最小,通过求条件极值建立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级的灰色关联优化模型,并应用于工程实例中。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围岩稳定分级的灰色关联优化模型正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弹塑性位移反分析方法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以实测围岩位移为依据反算作用于支护上的围岩压力的基本原理,同时为考虑塑性区的影响建立了弹塑性模型,并对计算结果利用各种图形和数据的方式来进行后处理,增加了可视性,它是预测,分析围岩压力,应力与变形非常有效的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23.
张弛  李艳  王鹏  刘沛  梁科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443-14450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一个正常掘进循环分为空推段、上升段和稳定段三个阶段,其中稳定掘进段为主要施工阶段,稳定段掘进性能的好坏是TBM掘进的关键。为实现TBM安全高效掘进,建立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预测TBM稳定段掘进性能。模型以新疆某供水工程Ⅱ标段TBM施工数据为依托,5种掘进循环上升段主要参数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主要输入,围岩等级作为辅助输入来考虑岩体对掘进性能的影响,输出为稳定段的总推进力和刀盘扭矩,为稳定段TBM性能预判提供参考。为显示预测效果,对比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预测模型,并分析不同长度时间序列输入对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RU模型预测拟合优度均在0.9以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小于12.25%,同时能够适用不同长度时序输入。由此可见,所建模型具有较高预测精度,泛化能力较好,能够辅助预判掘进机稳定段性能。  相似文献   
24.
基于咬合型管幕构件的抗弯性能试验,运用ABAQUS建立了咬合型管幕构件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室内试验标定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不同参数组合下咬合型管幕构件的抗弯刚度变化规律,并以此来找到最优的结构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钢管直径与咬合程度在提升构件抗弯刚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影响,当钢管咬合程度与钢管直径比值在0.16~0.28时,构件具有较好的抗弯性能;钢管直径、钢管壁厚及钢筋直径与构件抗弯刚度均呈线性正相关;钢管直径对提升咬合型管幕构件的抗弯刚度具有显著作用,其次是钢筋直径和钢管壁厚.  相似文献   
25.
符俊 《广东科技》2005,(7):62-63
1、基坑止水方式概述 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基坑止水是地下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基坑止水的方式往往根据开挖深度、地下水和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工程造价和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进行选择。国内常用的基坑支护和止水的施工方式主要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注浆止水帷幕、钢筋混凝土或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开挖换填等。  相似文献   
26.
王宏博  毛志童 《甘肃科技》2005,21(5):122-123
在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大多涉及到地下防水,不论从防水材料的选择还是正确的施工工艺要求,一般工程完工后均能达到有效防水的目的,但工程投入使用若干年后由众多因素往往导致渗漏现象,屡经修补仍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本论就此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7.
彭军 《科技资讯》2012,(2):70-70
本文从地下大体积混泥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和控制地下大体积混泥土裂缝产生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对实际工程应用和维护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8.
随着特定功能的工业生产的扩大,工业建筑空间需求延伸到地下,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地下防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地下防水成功与否,不仅是建筑物(或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节约投资,降低工程成本减少维修。现以我单位施工的徐矿电厂输煤系统B标段为例就地下工程渗漏水原因进行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探讨,供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9.
李清富  李科  李明欣 《河南科学》2010,28(5):553-557
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可变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初步探讨了影响地下结构耐久性的评价指标以及耐久性分级标准,并结合某一地下工程检测结果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30.
针对地下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易产生裂缝、渗水现象,采用粉煤灰、膨胀剂、缓凝高效减水荆"三掺"技术,优化配合比设计,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可以有效控制裂缝,达到自防水效果.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复合外掺剂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流动性,增加了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以满足地下工程结构自防水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