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9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饱醮心血之笔塑造了一个个悲剧人物典型,其中林黛玉更是典型中的典型。细品林黛玉,总觉得她的个性中暗含着某种扭曲。林黛玉的人生悲剧的形成不排除社会历史客观际遇的摧残,不排除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压抑,不排除生理病理等先后天缺陷对她们身心健康的损伤,此外还应该有某种主观自为的原因。这就是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才貌双佳的少女,其心灵上积着一种彻里彻外的自卑与自尊极度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便是林黛玉人生悲剧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82.
环洞庭湖刘海砍樵传说是“狐精”这一古老神话原型的复现,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古老的民族记忆。这一神话原型在刘海砍樵传说的演变中发生了“置换变形”,表现在神话原型逐渐世俗化,英雄原型与彼岸原型植入到传说中,迎合了中国民间的“狂欢化”想象。  相似文献   
83.
由于受到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吃碗茶》的男主人公——美籍华人王宾来——形成了自我矛盾的个性,他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所面对的问题。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尴尬与痛苦,他终于走出自我,很好地适应并融入了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84.
许万润 《科技信息》2009,(26):I0230-I0230
原型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期产生于美国,90年代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它是待构筑的实际系统的缩小比例模型,但是保留了实际系统的大部分性能。原型技术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技术,将原型作为一种需求分析工具,可进一步完善需求并完成软件水印原型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85.
陈新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44-244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是以电视为媒介,以"情感"为核心,以人物为主打的一种谈话节目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正一步步走向成熟。但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需要更加创新的发展空间,应该承担起应有的深灰责任,并凸显节目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6.
阎锡山故居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典型代表,论文以空间研究为途径,通过自下而上、不同层次的分析研究,逐层解读阎锡山故居的院落原型、增值模式、组合逻辑和空间实例,揭示了阎锡山故居空间系统的成长规律和隐藏秩序及阎锡山故居空间组织的方式与机制。  相似文献   
87.
文胸基础纸样是文胸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以新原型为基础,对其进行胸省、腰省的变化及放松量的收紧处理,获得了紧身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文胸基础纸样的制作,同时获得了罩杯基础纸样,为文胸的款式及造型设计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
杜灵广说,由于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他先后被评为河南十大杰出技术创新人物、河南十大优秀科技新闻人物。他坚信自己选对了方向,经过了这许多磨难与荣耀,也坚信自己终会带领金百合让微生物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89.
人物称呼语是研究《水浒传》人物语言的一个小视角,它们可以被归纳为多种类型,体现出当时社会贬己尊人、尊卑有序、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和交际特点,它们对《水浒传》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焦循曲论充分肯定了戏剧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并以“谬悠”称之.“谬悠”之说,形成于长期以来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焦循将“谬悠”说运用于历史剧点评,认为历史剧和史实之间存在相互印证之关系,剧作家的合理虚构甚至比史官记录更符合历史真实.此外,“谬悠”手法在塑造戏剧人物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谬悠”之说对于戏剧艺术尤其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历史剧的创作构思、结构安排和人物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