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3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9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人物报道看如何加强高校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人物报道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对外宣传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强化高校人物报道影响力,提高其宣传艺术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2.
日前.在黑龙江省安达市举办的第八届中国特产文化节上.由于定西市特产兴业、特产脱贫、特产致富工作业绩突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晶在特产之乡开发、建设、宣传工作中成绩显著.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评选为十大功勋人物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23.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野内、在原型范畴理论的参照下,详细考察了法语时态范畴化的一些基本特征,指出其所具有的原型性、延续性和边界模糊性,以期对法语时态的教学提供帮助。最后笔者也提出了对原型范畴理论所存在的问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4.
理论模型并不完全与理论一致.模型化推理的逻辑特征在于在原型与模型之间,以及模型与理论假设之间尽可能地建立起可靠的、完善的逻辑联系.利用模型化推理建构理论时,首先是提出模型,然后对其进行检验,最后根据检验结果,看看这个模型是否代表待说明现象的内在结构.理论的延伸可沿两条不同的路线进行.一是形式化的延伸;二是非形式化的延伸,它又可区分为两类:展开与发展.  相似文献   
25.
文化式原型变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立体构成形式、基本松量、胸省量、肩斜角、前后高度差、袖斜角、省道变化应用等方面,对新老版本文化式原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新版文化式原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6.
简爱对幸福和爱情孜孜不倦的追求体现了生动的原型意象。本文试图用荣格心理学的原型意象理论分析简爱坎坷的心路和情路历程,揭示经典作品的不朽魅力和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7.
荣格原型理论的现代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格以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理论,实际上涉及的是关于人类心灵的基本结构、人性模式及其生成和承传问题,它联系着原始文化、原始思维、发生学以及关于本能、遗传等方面的理论,涉及到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人类精神发展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8.
曹禺的《雷雨》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并深受作者自己的喜爱,一个未被人们发掘出来的原因是它再现了一个古老的原型——祈雨仪式。在无意识的驱使下,曹禺以现代话剧的形式把古老的祈雨仪式再现在人们面前,不仅让人们重温了祈雨仪式中蕴涵的人类文化精神,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在人生旅途中必须不断审视自我、拯救自我、完善自我的范例。  相似文献   
29.
《古堡孤魂》是一部传统风格颇浓的小说。民间氛围的营造、人物形象的塑造、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形式的创造三个方面。它们对于表达作品意蕴、增强作品魅力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
老舍小说中的众多人物根据其鲜明的文化身份,大致可分为“老派人物”、“理想人物”、“新派人物”三大类。他们的身份虽不同,但悲剧性的命运却十分相似。其悲剧主要是由他们各自所负载的文化与时代、历史的不谐调造成的。三类人物分别属于“被旧文化管辖而死的悲剧”、“反抗旧文化而死的悲剧”、“受劣质文化浸染而死的悲剧”,虽不悲壮激烈,却也深沉凝重,令人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