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3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4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机械采收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高前茬为粮食和豆类作物的地块种植,棉花地次之。不与马铃薯、烟叶、鲜食西红柿、辣子等茄科类植物重茬,实行3~5年轮作倒茬,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植物群落内光照、土壤肥力、气温、地温、空气湿度等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认为植物群落内部微生境的特点与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更新和演替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加强对植物群落内微生境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要战 《河南科技》2005,(12):15-15
一、试验地情况。试验地点选在洛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院内试验地.地处黄河中下游南岸,土壤为砂壤或粘壤土.土壤肥力中上,土层较为深厚.为中性或微碱性土壤。试验地亩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磷肥50千克.氮肥20千克作基肥,并深翻30—40厘米,然后整平作高畦.畦宽120厘米.高15-20厘米.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中国土地复垦起步晚,新技术与新理论应用较少的问题,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辅助土地复垦的决策。介绍了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自动分类功能对进行矿区土地复垦条件分类,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措施提供依据。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选取评价因子,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学习,对复垦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辅助矿区土地复垦决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整体的空间布局对于24 h便利店营业网点的选址及其经营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有关24 h便利店的选址研究中缺乏对夜间特征的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影响24 h便利店营业网点选址的各类因素进行叠加分析与量化研究,建立24 h便利店营业网点选址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厦门市思明区24 h便利店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靠,能够为城市24 h便利店营业网点的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贵州省平塘县为例,科学合理地评价脆弱生态约束下的典型喀斯特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适宜性。【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判别各评价单元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结果】1)全县适宜建设用地和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37.82%和62.18%。其中,高等适宜建设用地、中等适宜建设用地和低等适宜建设用地分别占县域总面积的2.04%、20.98%和14.80%;2)在空间分布上,各等级的分布与区域地形地貌密切相关,适宜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地貌类型为低山河谷坝地的东南部和地貌类型为中山台地的西北部。3)适宜建设用地中,平舟镇、牙周镇和者密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较大,可为合理确定当前平塘县城镇扩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4)刚性因子是限制平塘县不适宜建设用地的主要因素,刚性因子限制的不适宜建设用地占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 的62.52%;弹 性 因 子 限 制 的 不 适 宜 建 设 用 地 占 不 适 宜 建 设 用 地 面 积 的37.48%。 此 外,县 域 内 已 有1576.92hm2 的建设用地面积被评为不适宜建设用地 ,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32.39%;说明此部分建设用地存在生态安全风险。【结论】研究结果为合理选择和布局生态约束下的典型喀斯特区域城乡建设用地提供依据,有效避免无序盲目建设导致的区域生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刘燕栋 《广东科技》2014,(16):140-141
浅层地温能属于新型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在能源资源短缺的当下,其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结合某市的水文地质特征、气候特点和地貌特征等情况,全面分析了该市浅层地温能的赋存。在分析该市浅层地温能赋存状态的基础上,探究了层次分析法下的浅层地温能适宜性研究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省镇巴县为例,在系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对镇巴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镇巴县林地和耕地占绝对优势;土地利用变化以建设及交通用地稳步增加为显著特征,其中增幅最大的是村庄,增加了123.56 hm~2,变化率最大的是建制镇,每年增长2.30%;(2)拆旧区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镇巴县可拆旧区潜力较大。适宜拆旧区6 826.75 hm~2,约占镇巴县总面积的2.02%;较适宜拆旧区129 413.75 hm~2,占比38.26%,拆旧潜力较大。镇巴县适宜拆旧区和不适宜拆旧区空间上呈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19.
梁雨东  刘娟 《甘肃科技》2011,27(17):8-11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兰州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城市中心地区迅猛膨胀,受特殊地形地貌的限制,老城区建筑密度高,城市建设空间已趋饱和,建设成本不断加大,环境矛盾极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基于GIS的茶园适宜性评价——以宁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具有普洱茶种植典型代表性的宁洱县茶园土地适宜性为研究对象,根据茶树生长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及茶园维护需求条件的分析,确定茶园评价因子.运用ArcGIS空间内插方法对调查得到的年平均温度、年均降雨量因子进行模拟,同时结合土壤、坡度、灌溉水源地、道路通达度等因子建立评价因子量化分级表,最后综合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