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4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345篇
系统科学   171篇
丛书文集   532篇
教育与普及   70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7篇
现状及发展   99篇
综合类   1017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613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630篇
  2009年   782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57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于桥水库以上流域地形,坡度与N,P输出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考察,报道兽类共58种,隶属于8目22科,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42种:Ⅰ级3种,Ⅱ级12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兽类27种;有CITES附录的兽类21种,对兽类的区系组成、种群数量和保护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3.
耐高温厌氧纤维素菌对吸附原油的剥离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石油原油的开采经历了几个阶段 :原油自压开采 ,注水水压开采 ,注剂 (化学、物化 )辅助开采 .随着原油开采的枯竭 ,油井中原油大部分呈与岩石附着状 ,极难采出 ,许多油井采用注入大量水和化学与物化注剂等均不能增加出油 .近来 ,极端耐热纤维素菌在原油开采中的特殊辅助作用引起了微生物学界和石油界的广泛重视[1]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菌株 邦 2 ,邦 6及V等 3株菌从温泉等热源地区富集分离 ,均属耐高温厌氧纤维素细菌 .1.1.2 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为PM培养基[2 ] .剥油实验培养基配方 (g/L) :NaNO3 0 .5 ,MgSO4 ·7…  相似文献   
54.
55.
《河南科技》2006,(10):27-27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可降解膜水稻控释肥料,该成果属农业技术类研究成果,可在我国水稻种植区普遍应用,无副作用。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利用天然、半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包膜主成分,采用自行研制的流化态双喷床包膜新工艺,研制成可在30-330天内人为控制肥料养分释放的可降解膜控释肥料,该控释肥料无毒、施入土壤后的2年内完全降解,无残留,能减少肥料对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6.
《安徽科技》2005,(1):89-90
产品特点:养分全、浓度高、活性强、肥效好。  相似文献   
57.
58.
《科技园地》2005,(3):17-18
1.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方法 1.1土壤处理法就是把化学除草剂施在土壤中。化学除草剂的施用时间可以选择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在种子发芽前、牧草生育期。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深度,要根据所栽牧草的生长习性及所用化学除草剂的性质来决定。用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时,应注意两点:第一、不同化学除草剂的残留期也不相同。对于残留期短的化学除草剂,施用期应于杂草发生的高潮期相吻合;对于残留期长的化学除草剂,  相似文献   
59.
我们依据第四纪地质、考古和历史自然地理学资料,通过分析山东各类土壤母质的形成时期,推论各类土壤的成土年龄。认为一般情况下,山东土壤的年龄不大于2400年。  相似文献   
60.
微生物源天然产物是药物先导化合物的重要资源之一.近年来,利用微生物共培养产生各类天然产物的研究发展迅速.微生物共培养是一种通过模拟(微生物)栖息地/栖息环境以激活可能的沉默生物合成基因簇并进而诱导微生物产生新次生代谢物的有效方法.与菌株纯培养相比,共培养不仅增加了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多样性,而且其生物活性及产量也得到了提高.文章就近5年来真菌与真菌、真菌与细菌、细菌与细菌等3种类型的微生物共培养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同时简要介绍了用于分析共培养作用机制的多组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生物共培养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及挑战.综述旨在为微生物共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并为微生物药物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